糖人、糖画在过去是一种民间艺术,现在糖人、糖画是非遗。
糖人是立体造型,糖画是平面艺术,糖画可以作为古老的艺术零食。
糖人糖画也是孩子们喜欢的零食,是那个年代无法重现的童年回忆。
糖人不符合卫生标准,糖人宜观赏,糖人不宜食用。
糖画却不同,糖画人与糖画没有任何接触。
糖人出现在老
2025-08-05 07:04今天去菜场买菜,我看见一个吹糖人的的摊子。
小时候在上海梅芳里看到吹糖人,郑州后来也出现过吹糖人车子,今天在宜昌又看见了吹糖人的人。
以前吹糖人还要敲锣吆喝,现在吹糖人成为一个非遗。
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是在老上海的弄堂里。
“嘡!嘡!嘡!吹个糖人好漂亮。”
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进梅
2025-08-04 07:03听到“嘭”地一声,我知道崩爆米花的的来了。
爆米花机的响声,爆米花的香味,让我加快了脚步,下楼还没有走多远,我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
远远的看见前边围着一堆人,那就是爆米花的场地。
这里大人孩子都有,我也站在他们当中。
地上已经排了许多瓶瓶罐罐,容器里装的食材五花八门,有大米、玉米
2025-08-03 07:13瓷器、陶器坏了,现在都是扔掉,然后再买一个。
补衣服、修鞋子,现在爷爷辈的人还知道,现在出生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缝缝补补,衣服破了还要补,鞋破了还可以补,他们根本不相信五十年代的故事。
其实五六十年代的百姓人家,打破了碗是不会扔掉的,而是把碗补起来,修好后继续使用。现在买一个碗并不贵,但在当时
2025-08-02 07:09每一个人家都少不了瓶瓶罐罐,塑料、不锈钢、陶瓷、搪瓷喷盆,商店里塑料瓶装的商品琳琅满目。
老上海人家就没有那么幸运,家家户户用的都是木制的桶和盆,小时候我们还用过木碗木勺。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用起铜吊子铜脸盆,我们家就是用的铜吊子铜脸盆铜汤捂子。
洗菜用木盆,洗澡要用大木盆,饭馆里煮好的米饭要盛
2025-08-01 06:59弟弟住院了。
前两天弟弟就有一点不舒服,经常听到弟弟在咳嗽,妈妈在给弟弟喝咳嗽药。
昨天大弟弟开始声音都变了,下班爸爸妈妈带弟弟去了医院。
爸爸妈妈回来了,弟弟没有回来。
我问:“弟弟呢?弟弟去哪了?”
爸爸说:“弟弟住院了。”
我说:“弟弟生病了?弟弟不是好好的吗?”
2025-07-31 07:00爸爸把炉子提到灶披间,爸爸把铜吊子放在炉子上。
我们到了郑州还把厨房叫做灶披间,等我到了宜昌,我自己成了家,我才把灶披间改叫厨房。
铜吊子也是爸爸妈妈的称呼,就是后来用了铝壶,爸爸妈妈也没有改过来,锅不管怎么改朝换代,锅还是叫镬子,抹布叫揩布,切菜板叫砧墩板,锅铲叫嚯猜,小勺子叫调羹,大勺子
2025-07-30 07:01长寿路,我们家门口的路就叫长寿路,梅芳里就在长寿路上。
长寿路是一条有历史的路,长寿路是与南京路同名的路。
长寿路一九零零年修建的,起名劳勃生路,一九四三年七月收回租界后命名为长寿路。
从家里出来,走到支弄口,往左转就是梅芳里的出口。
一眼看见的就是长寿路,可以看到马路上车来车往。{
2025-07-29 06:50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老上海没有多少空地建设游乐场所,弄堂就是小孩子活动的天堂。弄堂狭窄人多,路面卖相难看,我们小孩子不大关心这些,小孩子只关心有没有人玩。
玩具几乎每个人都有,男孩子有铁圈、陀螺、玻璃球、皮球,女孩子有跳绳、橡皮筋、洋娃娃、毽子,是多是少总会有一两个。
学生可以踢球,可以在床板
2025-07-28 07:01去外婆家最高兴的事就是吃馄饨,我觉得馄饨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
“邦邦,邦邦,…。”
听到邦邦邦的声音就知道附近有卖馄饨的摊位。
卖柴爿馄饨的小贩挑着一副担子,担子两头各有一个精致的架子。
架子的一头是炉子、炉子上架着一个锅子,案板上还有一锅下馄饨用的高汤。挑担另一头是货物架,也是老板
2025-07-27 07:08-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