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早早地就起来了。

    妈妈今天格外的兴奋。

    爸爸说:“今天我们去给外婆拜年。”

    爸爸提着好几个点心盒子,妈妈抱着妹妹,我也提着一盒点心。

    外婆家离我们家不远,就像现在两个相邻的小区。

    出了梅芳里,走过长寿路,往右走几十米就是荣华里。

    外婆家是第五个支弄,外婆家就在支弄口。{p

  • 睡梦中就闻到酒酿甜香气味,连空气中都带着丝丝甜味,早饭是酒酿圆子。

    他还没有亮,弄堂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个不停。

    “起来了!起来给爷爷拜年了!”

    其实我们家叫爷爷为嗲嗲,叫爸爸为阿爸,叫妈妈为姆妈,叫叔叔为爷叔。

    爷爷照旧起的很早,爷爷已经端坐在八仙桌旁,一个大茶壶,一杯茶。

  • 爷爷爸爸已经放假了。

    大伯已经回苏北老家过年去了。

    放假是爸爸最忙的时刻,平时是妈妈负责家里的吃喝拉撒睡,星期天过年过节是爸爸掌握大厨,爸爸的厨艺比妈妈高很多。

    妈妈并没有闲着,妈妈要给爸爸当下手,过年的菜肴比平时多了许多。

    我们小孩子到了一年最快乐的时候,一个个穿上新衣服,我们每个

  • 妈妈把一盘食物放在灶披间灶王爷的跟前。

    我问:“今天什么日子?”

    妈妈说:“要过年了,灶王爷要上天了。”

    我问:“灶王爷上天干什么?”

    妈妈说:“上天作报告,告诉玉皇大帝,我们家过的好不好。”

    我说:“我们家蛮好呀!”

    妈妈说:“给灶王爷上这些贡品,让灶王爷到天上多说好话。”

  •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全国各地都有城隍庙。

    城隍庙主要供奉城隍神,其形象多为身着官服、手持笏板的文官形象。城隍神在古代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负责保佑城市一方平安。

    我这一生从上海到郑州,由郑州到宜昌,也看过不少庙宇。记忆中,上海的城隍庙印象最深,尤其是城隍庙中的九曲桥,还有那嘴里留香

  • 爸爸说:“家松,看见剃头匠就说一声。”

    我问:“剃头吗?”

    爸爸说:“要过年了。”

    “嚓!嘟儿!嗡嗡!嚓!嘟儿!嗡嗡!”

    “剃头的来了。”

    我跑出去看,剃头匠刚刚放下挑子,已经有人旁边搭话要剃头了。

    剃头匠挑子,一头是长方凳,其实也是一个长方形的小柜子。长方凳中有三个小抽屉,

  • 过新年,穿新衣,这是传统民俗文化。

    大年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这是送旧迎新。

    过新年还是要应一个节气讨一个彩头,新衣服象征着新的开始。新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代表着过去一年的结束。

    我们家虽然不是有钱人,我们不能做呢毛绸缎的衣服,但是普通新衣服还是要做的。

    我们先来到裁缝店,门面不大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随着夏季的到来,就会阴雨绵绵,空气湿热难熬,不是就下几天的雨,而是下起来就没有一个头。

    雨已经下了几天了,雨下下停停,雨就没有想停下来的意思。

    我说:“怎么老是下雨?”

    爸爸说:“就是这个天,到这个季节就要下雨。”

    妈妈说:“这是黄梅时节,出了梅

  • 爸爸说:“今天去大世界看看。”

    我说:“好!去大世界。”

    弟弟问:“大世界是干什么的?”

    我说:“大世界很好玩,那里什么都有。”

    大世界听大朋友说过。他们把大世界说的天花乱坠。

    “不去大世界,枉来大上海。”

    让我总想去大世界看看,终于这一天到来了。

    从电车上边下来。

  • 又要到端午节了,妈妈买了粽叶糯米鲜肉赤豆。

    妈妈的针线活一般,妈妈的日常也能够应付,妈妈包粽子却是一绝。

    妈妈包的粽子像一个金字塔,长方形的底座,上边是一个端端正正的尖塔,所有的粽子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妈妈包的粽子不要线绳捆扎,只是用粽叶本身固定,这种形式的粽子在市场上还没有见过。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