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微信圈里,我看到了一则帖子——“老祖宗留下的十二句话”。这“十二句话”分别是:天上不会掉馅饼;狗改不了吃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吃一堑,长一智;大智若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天道酬勤

  • 父母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也是天经地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生活中,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爱,就集中地表现在了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上。在这里,我们不妨用豫剧《朝阳沟》里栓宝对银环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是“又批评又鼓励,严格要求”。

    孩子成绩考的好了,亲一下,给一个吻,算是鼓励与

  • 小小花米团,一枚一分钱;五个串一串,好吃又好玩……

    ——题记

    花米团,又叫“米花团”,它最初是以炸开的小米粘上糖稀用模子做成的。小米是谷子脱去皮壳后的籽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谷“稻麦粟稷菽”中的“粟”。人们常用“沧海一粟”来形容事物的渺小,可见一粒米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小米经过加工做成的

  •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拿泰山作比较,泰山只是一种标志,却显示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神话传说,到帝王封禅;从“有眼不识泰山”,到“泰山北斗”;从“泰山压顶不弯腰”,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从“稳如泰山”再到“国泰民安”。泰山作为一座山,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

  •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孙家洲教授发布了与其弟子断绝师生关系的公开信,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最近,我市高三期末抽测调研语文试题又以此为话题,让学生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无论是从职业教育观还是从关注生活的角度,我觉得都有必要对这一事件作

  • 据《陈州府志》记载:“华邑,箕子之旧封也,故城号称箕城。县城东南隅,其势甚高,有箕子祠在焉。”《西华县志》上说:“《史记》武王克殷,访问箕子以天道,箕子以洪范陈之”。 ——题记

    历史从来都是在继

  • 前些天,堂侄结婚,我回了一趟老家。吃过饭尚早,我顺便走进了老宅。残垣断壁,衰草遍地,满目的凄凉。在四周别墅似的二层小楼的映衬下,老屋显得格外的低矮破旧,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打开屋门,久违的阳光照过去,屋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尘土气。我迈步进屋,迎面看到的是一张未上过漆的小方桌。走上前去,看着这熟悉

  • 遥想当年,还是生产队的时候,麦收时节,一大车一大车“蘑菇云”似的麦子,被运到场里,经过桑杈多少次地翻挑、石磙落(lao)石多少遍地碾压,只剩下洁白如玉、绵软柔和的麦瓤子。我们乡下老家,都叫这种麦瓤子为“麦秸”。记得当时,整个麦收战斗的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垛麦秸垛。麦秸垛,可以看作是麦收工程收官的标志性

  • 童年是一列发往远方的火车,消失在苍茫而迷蒙的云雾之中了。回首脚下,只剩两条僵直的铁轨,仍在不断地向前延伸,而两边的景物早已面目全非。小时候爱看火车,心想坐上它,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来,又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去,那该是多么的神奇和美妙啊!可一旦搭乘上了这列火车,它就越开越快,让人只感到眼前的风景树一闪而过

  • 柳条儿,即柳树柔长的枝条,我们通常又叫它“细柳枝儿”。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与金色软于丝。”这是唐人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中的诗句。它写尽了春天千万条柳枝随风起舞秀色夺目柔嫩多姿的情态,给人一种生机盎然风致翩翩轻盈婀娜的美感。

    我爱柳条儿。成语里有个“柳垂金袖”,我认为它最能表现春天柳条儿的形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