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足为奇,司空见惯,然而说到给母亲洗澡,我却心里有种隐隐的痛,有种令人伤心的痛。

    母亲虽然去世已有100多天了,但母亲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却始终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不能忘去。

    给母亲洗澡是去年夏天的事情了。那是一个星期天,母亲住在我家。那时的母亲虽然没有卧床,但生活

  • 棒槌声声

    夏季里,约上几位朋友去登山。当我们下山时,绕过一片森林,趟过一条小河,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砰、砰、砰”的响声,很有节奏。虽然早已饥肠辘辘,但听到久违的响声,我好奇的走了过去。看到一位妇女蹲在河边,挽起裤管,用棒槌敲打着石板上的衣服,显得恬静,安然。立刻勾起我童年时棒槌声声的记忆。{p

  • 冬游石臼山

    吕瑞杭

    石臼山的春、夏、秋季节里,人群如织,熙熙攘攘。有杂耍的、有跳舞的、有散步的、有登山的;有老人、有孩子;煞是热闹。入口不远处比较平坦,吸引了一批参赛的人,有竞走的,有打羽毛球的。然而,冬天里,这里落叶缤纷,人迹稀少,显得特别的静。喜欢静的我,难得一日清闲,故欣然前往。

  • 父亲

    作者:吕瑞杭

    父亲去世好多年了,但父亲对子女的爱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每每听到歌曲《父亲》总会回忆起父亲对我的的点点滴滴,感到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带我去看病的情形,回想起来总是像刚刚发生的一样。

    那年我七、八岁的样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在一次玩耍时,一

  • 谈忠论孝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又说“忠孝不能两全”。其实忠与孝的层面多而复杂,范围之广,方面之多,令古今许多人士为之赞叹。

    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留在父母身旁,侍奉衣食住行,这是人们对孝的初衷。

    忠,忠诚,对国家尽忠。

    孝,孝敬,对父母尽孝。

    二者经常会难以完全一致,有

  • 细节决定成败

    古往今来,大凡成功人士一般都对细节特别重视,否则哪怕一丁点的变化会使你前功后弃,悔之晚矣。

    细节之细,可以细到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也可以细到一个细小的环节上、思维上,哪怕就差一厘一毫。

    细节可以引导人们的开发力和想象力。很多人对一个苹果的落地习以为常,而牛顿则引以为鲜,开动

  • 也谈“树大自直”

    我最初听到“树大自直”是在一位亲戚家。那是谈到教育子女时各持己见,多数人认为应该从娃娃抓起,小树不修不长。一位长辈则认为树大自直,不必刻意去管,去教育。我当时听了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难辨谁对谁非。

    后来仔细一想,应该站到从小教育孩子的立场。

    老者的树大自直

  • 故乡的冬天

    吕瑞杭

    我爱故乡的春天,百花争艳,万木逢春;我爱故乡的夏天,郁郁葱葱,万紫千红;我爱故乡的秋天,瓜果飘香,硕果累累;而我更爱故乡的冬天,山舞银蛇,一如饱经风霜的老人,温馨而又从容。

    故乡的冬天令人向往,美丽而迷人。

    故乡地处太行山脚下,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天的万物沉静而

  • 母亲的针线筐

    母亲去世后,她的针线筐被闲置在老家的柜子上,一动也没有动过,落满了岁月的灰尘。我每次回老家看到它,就会想起过去的生活中,针线筐的不平凡,不由得对它产生了敬意,想起那个年代母亲的艰辛与勤劳。

    针线筐曾经伴随了母亲很多年,是母亲一年四季做针线活的必备品。母亲的针线活做到哪里,针线筐

  • 老家门前的洋槐树

    五年前的夏季我回老家,在门口感到异常闷热,是因为少了那棵洋槐树的缘故吧,故而十分想念门前的那棵洋槐树。

    那棵洋槐树比我老家的房子历史还久。在老家盖房子时,那棵洋槐树在老家门口已经有碗口粗了。在垒围墙时恰好离围墙50公分被拒之门外了,可它一点也不害怕,仍不畏严寒酷暑生长着。因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