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即将走完,2024年的钟声马上敲响。365个日出转瞬即逝。回望2023年,才能迎接2024年,人生的年轮才会圆满。

    2023年,经历了较为忙碌的一年。幽谷之中品到了来香,生活中品到了醇香,烟火之中品到了清香。2023年,令人欣慰的是“雪中送炭”的事不多,“锦上添花”的事不少。

    经历

  • 进入夏季,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中午需要小睡一觉,整个下午才不至于昏昏欲睡。我实在想不起从何时养成了每天中午小睡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有时碗筷儿一放,就有了睡意,而我习惯稍微坐上一刻钟,或者缓慢散步一刻钟,等睡意正浓,便躺下小睡,才能睡得更香。哪怕十分钟或二十分钟,便会自然醒来,再入睡也

  • 乡下的村庄,每当做饭时都会飘出轻盈的炊烟,炊烟过后就能闻到久违的饭香。那炊烟在村庄的上方丝丝缕缕,缠缠绵绵,成了乡村特有的标志和符号,也成了许多人的向往和追求。那或浓或淡的炊烟,那浪漫、充满亲情的烟火,也给我带来了可口的美食。

    小时候,物质匮乏,厨房成了我最乐意呆的地方。常常偎依在母亲的身边,听

  • 我时常望着花市里鲜艳的花朵惊叹。它们婀娜多姿,楚楚动人。花市的牡丹、芍药、月季、菊花等各个争奇斗艳,色彩斑斓。它们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如襁褓中的婴儿,娇嫩欲滴,五颜六色,惹人喜爱。涉足户外,走近自然。一年四季大自然中盛开的野花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它们无人呵护,无人爱怜,独自散发着花香,与天地为伴,与日

  • 在婚姻的殿堂里,有的家庭和睦相处,有的家庭朝秦暮楚,有的家庭一帆风顺,有的家庭大起大落。世上有数亿个家庭,就有数亿个生活轨迹。

    大山和小丫是一个村子里一起长大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同在一个班级,不知道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指使,二人的学习成绩一直平平,落榜后又在镇上的同一个工厂打工。

    其实,从

  • 2020年9月16日,石家庄市第七届旅发大会在赞皇县胜利闭幕。家乡的万亩枣林作为观景点之一,确实火了一把。电视上、报纸上、手机微信朋友圈把枣林的盛况播了又播,写了又写,传了又传。

    我自幼生活在枣乡,见过家乡的枣树的繁荣和昌盛,总感觉那是祖祖辈辈留下的无穷的财富和产业。

    枣树作为县里的主要支柱

  • 进入夏季,也就进入了蚊子肆虐的时期。夜晚,嗡嗡嘤嘤的蚊子搅得一家人不得安宁。爱人听到孩子翻来覆去的声音,急忙下床给孩子们插上电蚊香,我们屋里则喷上“抢手”,应对夏季里扰人“不速之客”。

    每每此时,我会想起少年时代对付蚊子的工具-------蚊帐。夏夜,母亲将躲藏在蚊帐里的蚊子认真驱赶一番,飞快地

  • 四月,各种鲜花竞相开放的日子里,牡丹花也不示弱,迈着臃肿的步伐,披着肥大的盛装姗姗来迟,彰显着她迷人的身姿。

    “牡丹花开了,去看牡丹吧”。孩子们看到朋友圈发的牡丹盛开的富贵图片,禁不住大声叫嚷起来。

    未到周末,我却有个意外的机会邂逅了这花中之王。那次偶然路过梁家湾村,在一片宽阔的广场后面发现

  • 槐河被家乡人称为母亲河,曾经养育了家乡的祖祖辈辈,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槐河朝夕相处,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近十几年来,槐河一改往日的容颜,没有了欢声笑语,人们懊恼过,愤怒过。干涸的河床成了一些人敛财的温床,他们日夜在母亲身上开膛破腹,挖沙取石,换来或多或少带有铜臭味的钞票,做着杀鸡取卵的勾

  • 据资料记载,菜锅煮饺子是河北赞皇独一无二的饭食,尤其是赞皇县嶂石岩一带的家家户户都会做。

    嶂石岩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到了嶂石岩旅游,没有吃过菜锅煮饺子算是一大遗憾,是没有真正领略了嶂石岩的风土人情。

    那一碗碗飘着香味的菜锅煮饺子留给人们的是久久的回味。碗里有菜、饺子、点缀着香菜,偶有一些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