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场
麦子熟了,即将进入忙碌的季节了。转念一想,现在的人们似乎已经不太注重那麦收了。而是坐在树荫下等着联合收割机就可以了,看到了而今的轻松就想到了过去那麦熟的繁忙了,繁忙中,真正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的是又脏又累的扬场。
麦子用手工收割后,运到麦场上碾轧无数次,剩下的就是麦粒和麦糠的混合物了,需要
2018-06-18 19:54打“皮牛儿”
儿时,可玩的东西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打“皮牛儿”。
“皮牛儿”就是书本上所说的“陀螺”。“皮牛儿”是老家一带对陀螺的俗称。
中国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
2018-06-18 19:53我的“通讯”变迁梦
我出生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孩提时就见过生产队的转盘式的有线电话机,固定在大队的办公室,专人负责,一般不对外营业。那时候对电话机感到非常稀奇,不见人就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简直不敢想象。老百姓若是有了紧急的的情况,也能通话。通常要等上一段的时间,有人战线就得等,时间可长可短,因人
2018-06-02 19:09请媳妇
从我小时候就知道,老家农村每逢过年时有这样的风俗,把本年里娶的新媳妇请到自己家里吃顿饭,说说话,这叫请媳妇。
请媳妇是淳朴的民风民俗。让刚进村的媳妇来自己家吃顿饭,认一下家门,互相了解一下,该叫啥的叫啥,以后在村子里打个交道,有个事彼此照应一下,这也是好事。一回生,二回熟。大部分的新
2018-06-01 09:44故乡的土地
对故乡的赞美其实就是对故乡的风土人情的赞美,我也不例外。我写过故乡的山,写过故乡的人物,写过故乡的小桥,而故乡的土地在我心中的位置更是至高无上的,怀念极了,总想写一写故乡的土地了。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农民种地离不开土地,修房盖屋离不开土地,行走更是离不
2018-05-22 13:56槐花飘香的日子
朋友在微信群里发的槐花,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猛然间把我的思绪拉到了三十年前的农村,那时候槐花饭是谷雨以后家家户户的主食。
老家的房前屋后都栽一些槐花树,每年的春末夏初,出门就可以闻到一股股浓浓的槐花味,纯正,迷香。嗅一朵低矮的槐花,那种特有的香味会沁人心脾,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2018-05-06 09:00那台电视机
元旦前夕,家里的那台“大脑袋”电视机突然没有了色彩,并且人脸颜色异常难看。妻说,换台新的吧,现在电视机便宜的很,这不,马上过年了,孩子们放假了,看电视总比看手机省眼。我说,买吧。妻子和儿子三下五去二买回了一台壁挂式液晶电视机。
元旦后,闲置在家里的那台旧电视机放在那里也是累赘,索
2018-04-19 09:09老家的香椿树
昨天,朋友送了一些香椿芽。妻子做了香椿拌豆腐,味道纯正弥香,地地道道的农家香味,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味。于是我对老家的香椿树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香椿,又名香椿头、香椿芽,是香椿树的嫩芽,早春上市的树生蔬菜,被称为“树上蔬菜”。早春时节,香椿树吐出嫩红的芽叶——香椿芽,这就是人们
2018-04-19 09:09登驼峰有感
在微信朋友圈里,早就看到过驼峰的险。上周日,在朋友的邀请下,加入了徒步旅行俱乐部。一行16人共同攀登了赞皇县棋盘山的驼峰。期间目睹了一些平时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东西,不记录下来以后可能成为一种遗憾。
驼峰是棋盘山的一个小峰。在棋盘山的西南面,大多游客平日里很难到达,因为它偏远,道路
2018-04-15 10:21油菜花香
嗅着春天的气息,踏着松软的泥土,漫步在郊外的田野。
一片金花色的油菜花呈现在眼前,继之闻到那淡淡的花香。
许久不见,难得的熟悉的身影。望着这一大片的油菜花,我禁不住躬下身来与油菜花来个亲密接触。油菜花在静静的开放着,默默的昂着笑脸,在微风中抖动。我细数着油菜花的花瓣,一片、两片
2018-03-31 07:43-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