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忆母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看到孩子们带着自己的老人游走于山水之间,甚是羡慕。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一个月前刚刚仙逝的母亲。禁不住心头一酸,念母之情油然而生。
给母亲上坟,看到坟上新添了一些小草叶,贴着母亲的坟。一阵秋风吹过,小草叶纹丝不动,似乎坚守者母亲的坟头,保护着母亲一样。躺在凉湿地
2017-11-10 10:50打地基
对于土生土长在农村的我来说,盖房子的记忆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里,有着挥之不去的印象。
我虽然不是盖房子的能手,但耳闻目睹了几座房子的修盖,帮前帮后或多或少参与了盖房子。闲下来有时细细的品味,那种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有心酸,有烦恼,有惊喜。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在心头。
上世纪的七
2017-11-01 17:39南洼的柿子红
由于工作原因,下乡体检。临近中午,有了空余时间,向远处望去,竟有几棵柿子树挤进眼里,再向东望去,是铺天盖地的柿子树,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灯笼把秋末的荒山点缀的异彩纷呈。
在赞皇县张楞乡西南部的南洼村,柿子树在村周的山坡上、山岗上随处可见。深秋季节,柿子叶由绿变黄,柿子变红,远远望去
2017-10-28 18:28母亲做的手擀面
中午,女儿想吃手擀面,妻子就现场现做,女儿吃的可香了。看到了妻子做的手擀面,不由得想起了母亲做的手擀面了,那种吃着圆滑润口,劲道的手擀面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小的时候,能吃上一顿母亲做的手擀面简直是一顿奢侈的大餐,是非常幸福的事。不是过节,就是家里有人过生日的时候,要不就是家里
2017-10-14 19:14中秋忆母
中秋节是团圆,思念的日子。母亲于中秋节的前几天突然离世,更让我倍加思念,又因今天的一场秋雨,气温下降。不知母亲去往天国的路上是否寒冷,使我更加思念刚刚离世的母亲。
母亲生于1936年农历的十月初一,离世于2017年的农历八月初八。这两个日子是我一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八月初
2017-10-07 20:33粗瓷碗
一个粗瓷碗,空的,像一张不能动弹的泥人,躺在老家的旧柜子下面,静静的。看到了粗瓷碗便打开了我记忆的思念。
那只粗瓷碗,白底,灰瓷,接近碗沿的外面有两条蓝边,蓝边的中间有一些碎花。粗瓷碗扣在那里,伤痕累累,身上落满了岁月的尘土。那是母亲的粗瓷碗,从冬到春,母亲曾用它盛过清米汤、玉米粥、
2017-09-23 12:02母亲的顶针
母亲老了,卧床了。她的针线筐搁置在衣柜上,落满了尘土。里面的一些碎布头、缠线板、顶针等也仿佛固定在母亲卧床开始的那个年代。那枚顶针上有了斑斑锈迹,显示着主人许久未动了。那枚顶针虽然生锈,但它却是母亲使用多年的老件东西了。
说起顶针,有些年轻人就比较陌生了。因为它不像戒指那样受人青
2017-09-13 07:12夏天的夜晚
年少时,故乡的夏天的夜晚是丰富多彩的。虽然没有网络,但那时候人们的生活都简单。我们孩子们的思想也单纯,除了学习,劳动,就是玩耍,过得十分充实。
夜幕降临,家乡的烟囱冒出了缕缕青烟,弥漫在家乡的上空。家乡的夜晚顿时热闹起来了。大人的喊孩子声,驱赶牛羊的入圈声,犬吠声响彻夜空。
2017-09-11 19:28大枣情深
我的家乡太行山东麓赞皇的山坡上,盛产大枣。家乡的村前村后,房前屋后,沟畔旁,庄稼地头,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枣树。家乡的枣树品种很多,有金丝大枣、有冬枣、有玉枣、还有不甜的川干枣等,大小形态各异,吃起来风味也不尽相同。
家乡的大枣有的七月十五就成熟了,有的到了八月才成熟,还有的大
2017-09-11 19:23又见青纱帐
从外出求学到参加工作,很少下地参加劳动了。偶尔也是骑车从玉米地边走过。望着地里一望无际的玉米地,碧绿碧绿的,甚至绿的直刺你的眼。八、九月份的公路两边,尽是清一色的青纱帐。因为帮助友人拾青枣,不得已又深入青纱帐,见到了一片片葱绿色的青纱帐,倍感亲切。
其实,对于北方人来说,对这青纱
2017-08-28 12:15-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