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围裙

    前几天,在乡镇计生办工作的朋友送我一条围裙,宣传优生优育的。围裙蓝花格子的,套在脖子上,下至大腿中部,显得端庄,艳丽,做饭时省去了好几次蹭在衣服上油污的尴尬。每次使用这条围裙时,就会想起母亲的围裙。

    关于围裙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容我先把这个美丽的传说告诉大家。

    很早以前,

  • 微散文

    微弱的灯光

    冬夜,一盏微弱的白炽灯照在老家的土墙上,父亲半躺半坐在炕边,脸色铁青,嘴里喘着粗气,母亲纺着棉花,我在努力做功课。

    白炽灯大约十瓦的样子,昏暗,像个乒乓球,晚上七、八点用电高峰时,还没有煤油灯亮。

    父亲身体虚弱,一阵凉风吹进,咳嗽气喘一阵子,吐出一大堆铁锈色的浓痰

  • 饭钱

    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听到院子里有“沙沙”的锯子声,像是在锯一种坚硬的东西。

    起床后,母亲在厨房里,用一根锯齿很小的锯条正在锯蜂窝煤。母亲额上渗出均匀细小的汗滴,凌乱的发际边有几道用手指抹过的煤黑。

    “整块蜂窝煤做饭烧不透,有些浪费,锯开后可以做两顿饭用。”母亲见我来

  • 叫魂

    在童年的片段里,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行渐远,甚至不能忆起,也有少数的事情回想起来觉得稀奇,且耐人寻味,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叫魂就是其中的一个。

    叫魂和招魂不是一回事。招魂多见于对死去的人心灵上的召唤和哀悼之类的,而叫魂多是在某些时候,某种场合受到惊吓而采取的一种叫喊和触摸,有时也用

  • 母亲的拐杖

    母亲有两副拐杖,都曾经伴随过母亲的生活,历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最终还是母亲没有熬过拐杖,孤独的走了。

    母亲的第一副拐杖是早些年,她的亲家亲自给她做的。山上花椒木做的,有一些碎的小弯度,皱皱巴巴,但手握处十分光滑,依走势生长,倾斜的一截握在手里很舒服,粗细、高低完全是“量体裁衣

  • 虚惊一场

    在月光下尽情的玩耍,是年少时最惬意的时光。或奔跑、或迷藏、或做游戏、或听故事。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常常会玩的满头大汗,乐此不疲。玩起来不知道早晚,玩到深夜十一、二点是家常便饭。每当夜深人静的夜晚,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才是胆颤心惊的时刻,尤其是听了那些鬼怪故事以后。

    冬天里,夜长昼

  • 燕子声声

    今晚电视中一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要问燕子为啥来,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把我的思绪引到了小时候故乡那朴实的地方,燕子飞来飞去的,对燕子的感情也油然而生。

    在乡村,像老家那种土木结构的房屋比比皆是。每年春天,屋檐下总会有燕子在那里筑巢。“唧唧秋秋”的叫着,与人们朝夕相

  • 静卧听风

    在卧室靠窗户处安置床,不论在家还是单位,是我一贯的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听窗外的风。

    风听的多了,自然对风的习性,风的方向,风的力度等略知一二。时间久了,也就与风结下了情缘和念想,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情丝,有时却是千丝万缕的,理不清,尤其是静卧在床上的那种听风,更觉得惬意,舒坦。

  • 故乡的冬夜

    故乡的冬夜是宁静而深邃的,显得古朴而庄重。有时却是热闹的,并不显得寒冷。

    当一轮夕阳褪去了最后一道耀眼的光芒后,农家屋顶的炊烟由浓变淡,饭菜的香味越来越浓,孩子们开始往家跑。鸟归巢,鸡回窝,狗也乖乖的回到了主人身边,或蹲或卧,有时卷曲着尾巴在主人身边蹭来蹭去的,偶尔会竖起两只敏锐

  • 远亲与近邻

    楼上的大哥给送来半块西瓜,说是前天买的,今天打开了一家人吃不了,分给左邻右舍一些吃,不浪费。多么温馨的几句话,说的我们一家人心里暖暖的,心里由衷的感谢远亲不如近邻。

    我们楼里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大人们是孩子的榜样,大人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就连孩子们的生日总不忘把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