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泥“碗”儿
童年的印象中,玩耍是第一位的,在玩耍中记忆最深的是打泥“碗”儿。这种游戏人多人少均可,出力、娱乐、动脑。
夏日的午后或者放学了,一群孩子们顶着烈日在河沟边玩耍,只要有人提议咱们玩打泥“碗”儿吧,立刻会一呼百应,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做游戏前的准备。
孩子们穿裤头的、赤
2019-07-20 08:20青纱帐
北方的青纱帐,每年的七、八月份正是旺盛的季节。走在乡间,犹如走进了青纱帐的王国,到处是一片片绿林。青纱帐是家乡这个季节标志性的物种,从小到大我都对家乡的青纱帐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
麦熟过后,村周的大块小块的田地,都被幼小的玉米苗所统治。风调雨顺的年份,玉米长的喜人,跟月子里的婴儿一样
2019-07-08 17:21大地的襟怀
一片落叶随风而落在大地上,落叶虫蚀破损,大地却宽容地接纳了落叶;一头牛吃饱了青草在地上大便,其臭无比,大地一样接纳了牛粪;一名醉汉东倒西歪,将呕出物喷向大地,令人作呕,大地义无反顾接纳了……大地的襟怀包容万物,宽广而无私,禁不住让人肃然起敬。
大地,孕育万物又滋养万物,人们踩在脚
2019-07-01 19:17顶天的棒槌
那年的夏天,麦子即将成熟,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瓢泼的大雨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空依旧没有放晴的意思,望望天空,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下个不停。母亲看着天,一脸的愁容,把那根洗衣服时敲打衣服的棒槌冒雨顶在院子里。
前几天的一场大雨还没有晒干地皮,一场大雨又无情的洒在天地间,洒在即将成熟
2019-06-18 08:25芍药谷之夏
六月,芒种之后,天就一天天热了起来。一些人纷纷躲进树荫里、空调下避暑。周日,应朋友之邀前往芍药谷赏花。其实,在六月天,我还是对芍药谷花的开放存在一定的怀疑,平时的芍药花开在牡丹花之后,多在四月下旬。疑惑之心促使前往。
从县城出发,驱车五十公里到达嶂石岩景区,无心赏景,徒步前行,大
2019-06-13 07:29我家的房子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家的房子的变迁足以证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其中的沟沟坎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见证了我家房子的变化。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我家还住着那种纯土坯老房子。说它老,是因为我的爷爷都记不清老屋是何年何月修盖的,当时的爷爷七十多岁了。那是东屋和南屋相连的老旧房子,狭
2019-05-21 08:33初夏之美
送走了春风春雨,迎来了温热的初夏。初夏的天气变得温和了许多,不再那么忽冷忽热了,一如一位热情的小伙子,挥动着温厚的臂膀,引领着我们向前走。
初夏的风也变得温润了,吹在脸上有种温乎乎的感觉,天空似乎也变得更瓦蓝瓦蓝的,布谷鸟的叫声也日趋增多,田野里到处是一片绿油油的,充满了无限生机,
2019-05-19 16:25一树槐花一树情
谷雨以后,家乡的槐花静悄悄的开了,甚至无人感觉到它的开放。一树树槐花白的惹人眼花,也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嗡嗡”地穿梭在期间,为其歌唱。“五一”假期,槐花把故乡的游子也吸引到了她的身边。
槐树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槐花是槐树的花朵,从我记事起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与她的情分不
2019-05-12 09:07竹篮
一个竹篮挂在老家的房梁上,与老屋里斑驳的土墙、土炕、油灯、锄头、镰刀成了我童年印象里难忘的记忆,唯独竹篮似乎装满了曾经岁月里的饥饿和渴望,也盛满了我儿时的桩桩心事。
竹篮在时光岁月里默默地挂着,人来人走,摇摇晃晃,之后便是静止的,是我们儿时经常向往的粮仓。
这个竹篮虽然有些破旧,但
2019-05-10 12:56故乡的忧伤
偶然回乡,村里少了童年的欢乐,与十年前的村庄相比,只是多了宽阔的广场,多了弯弯曲曲的水泥路,多了夜晚耀眼的路灯。
夜晚的路灯照亮了漆黑的夜晚,透过灯光,我仿佛也看到了故乡的疮痍。
走在故乡的水泥路上,不时回头可以望见粉刷一新的围墙内断壁残垣,那些曾经留下了美好印记的房屋已无人
2019-05-09 14:31-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