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到了,天转凉了,山上大部分树叶开始枯萎,被秋风轻轻一吹,就摇摇晃晃不情愿地掉地下了,树干的四周堆积了厚厚的松散的一层,其中以松树、盆架子树下的树叶为最多。这时期整天都在山上扒叶子的阿姨、姐姐随之多了起来,我们小孩要等到下午放学后,也赶紧背着草篮、手提竹扒子上山去,以最快的速度,分别在几颗树下扒够
2016-10-24 10:14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生产队上有新安排,明天开始,社员们要到一公里外的“杨家堰”山上去砍柴了,全劳力、半劳力都要参与这一年一度的砍柴“大会战”。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砍柴人都懂,但磨刀石呢?只有两个做木工的堂爷爷家才有,主人提早将其摆出来,放到屋檐下,边上还放一装着水的脸盆,方便边磨边加
2016-10-24 10:14八一节过后,禾苗都插好了,剩下的是除草、杀虫、施肥的工夫,下午可以早一些收工。晚饭前,我们必定要跳到水塘里去洗澡,整个生产队喜欢游水的小朋友都一起。到下屋门前的两口鱼塘里去,凑热闹一起洗。
因为几年前生产队有在塘中取大量的白泥做瓦,所以塘中间是很深的,水也很清澈,游泳和潜水都更有挑战性。当然,我
2016-10-24 10:14在我们艰苦的“双抢”劳动几十天里,公社的电影队会到各个村子来放映,以示慰问。片子一般是八大样板戏:如“杜鹃山”、 “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还有“地道战”、“渡江侦察记”等战斗片,还有“天仙配”、“红楼梦”等爱情黄梅戏、越剧戏。大哥哥们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今天晚上附近哪个队上有电影看,组长也
2016-10-22 09:46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曝晒的天气,我们正埋头在塅里插秧,只听有同伴说:“大家看,长盲子来了”,我们忙抬起头,往山下边的大路上望,只见一外村的老妇人,用一木棍牵着一个穿着整洁,高抬起头眼望前方天空、不停地用拐杖敲打着路面的盲人,由下屋经蛇嘴岭下的土地庙前,缓慢而“规范地”前行,像在用步伐丈量路程似的往我们沙
2016-10-22 09:46有些村头村尾的田地,到了下半年已很难有灌溉水保障了,只能改种红薯了。工夫也不少,也是要牛将面土反过来,再耙碎、整平。大婶们到山地里去,剪一早就种好的山番薯苗,一般剪成每根一尺多一点长,一根长的薯藤可以分成几根苗,一般是在阴天或是下午,太阳不久将要下山的时候,大男人们在整平了的地里用锄头掏出浅沟,间隔
2016-10-22 09:46每次“来”禾后,回家吃饭时,人人从田基上将大量的稻草人带回到屋前后的空地上,并隔开适当的位置,让其扒开站立,让它们都能充分地享受“阳光浴”,越晒越转白,越轻盈,它们高度相等,身材相似,远看像是一群穿着大摆裙,在旋转着身子、轻轻起舞的仙女,等到“来”完禾后,完全晒干的稻草人即要聚集起来收藏了。
在
2016-10-21 11:46等到冲里的水田都插上秧了,塅里的禾苗也早已开始长高、发蔸了,每蔸由两叁根苗发展到七八根,禾间隙里泥面上的草种子也不是“吃素”的:有好的阳光、雨露和肥料,为何不快些生根发芽,快些长起来,与禾苗一比高下呢?说不定也能撑起一片蓝天。
农民伯伯们也是特了解田里百草的能耐的,生产队长及时地安排原插秧的人马
2016-10-21 11:46塅中和冲里的水田里,终于在八一节前插满了秧苗,全生产队老人、大人、小孩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者”的轻松而喜悦的表情,按照惯例,生产队安排杀一头大肥猪,又到下屋塘用拉网和打网抓百多斤鲢子鱼、大头鱼和草鱼上岸,每家人分到了几斤猪肉和鲜鱼,以改善伙食,补充营养,生产队上借以表达对全体社员辛勤劳动的慰劳。到了
2016-10-21 11:46高强度的劳动锻炼了我们体魄和意志,加深了我们与大自然的沟通,人们对大自然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共同劳动的人们也相互增进了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美好的感情记忆。
在生产队一起插秧的上十个小孩中,有一个叫“丹桂”的小女孩,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她矮个,在班上坐在前面,我高个座位在后面。除了早晨扯秧,她们小女
2016-10-20 07:30-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