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江南一带,金花菜可谓是一种家喻户晓的蔬菜。金花菜又名黄花苜宿,刺苜宿,三叶草,草头。在锡地乡下,金花菜俗称“盘尼头”。金花菜古称苜宿,原本是马吃的,据说还是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带回的,这就是今日上海人所说的草头。
金花菜属豆科植物。见载于陶宏景《名医别录》。金花菜性味甘、平、涩、无毒。功用利
2017-02-25 13:53从我爷爷那辈起,我家就开豆腐店。记忆里,父母整天为做豆腐忙忙碌碌。本来就不宽敞的屋里,一边架着牵豆腐的磨子,一边放着一口扯浆的缸和一台做豆腐百叶的榨床。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凌晨二三点,父母就要起床做豆腐了。在做豆腐的年月里,我们每天都要被“吱呀吱呀”的牵磨声与“噼啪噼啪”的风箱声吵醒,因烧豆浆必须用砻
2017-02-20 08:55那年初春,我到了边城丹东,北国江城春寒料峭,早晚还觉得很冷。丹东就坐落在鸭绿江边。鸭绿江是中朝界河,朝鲜的新义洲与我国的丹东隔江想望。
在鸭绿江公园游览,静听鸭绿江水春涛拍岸,鸭绿江大桥就像一条灰色的长龙横卧江上,早先的老桥在朝鲜战争中已被美国飞机炸毁,鸭绿江主航道中心线我方三孔钢架结构桥梁,仍
2017-02-18 15:27在江南的乡村里,请乡巷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何谓请乡巷?即同村邻居谁家有婚丧喜事,要办酒或请客,每户一人参加宴席不用随礼。请乡巷没有贫富之分,富裕人家有事要请,贫穷人家有事同样要请。本来嘛,众乡邻聚在一起只是闹一闹而已,这种请乡巷的风俗,从我懂事起就知道。
侄儿要结婚了,弟弟告诉我办喜酒时要请乡巷
2017-02-18 15:26孩童时光的记忆里,每年冬天,故乡的小河浜里只要来敲鰟鮍船,我总要与村上的孩童们一起前往看热闹。只见小河浜向阳的一面有一条小舢板,小舢板上有一对老渔夫妇,老翁手拿赶网坐船头,老妪坐在船艄,一手摇橹,一手用棒槌敲打船面板,只听得“啪嗒,啪嗒”的响声在小河回荡,宛如一曲乡村交响乐,美妙动听。
船艄的敲
2017-02-18 15:24经常给报纸写稿的蒋振晔先生,真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四十多年前,我就读于无锡县中学,初二、初三两年中,蒋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走出校门二十多年后,我也开时给报纸写稿,和他又成了朋友。
也许是我爱好文学的缘故,我独钟情于蒋老师的语文课。他的语文课生动有趣,从没有死记硬背的东西。蒋老师注重培养我们对语文
2017-01-25 07:24母爱如甜润的春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儿女的心田;母爱如暖阳,抚育着儿女们茁壮地成长;母爱如丝,丝丝缕缕对儿女缠缠绵绵。有道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母亲仙逝已二十多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思母之情常使我泪湿衣襟,母亲关爱我们的往事,常在眼前浮现,她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又为她老人家做
2017-01-16 14:15常言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江南人离不开竹,爱竹如痴如醉。江南人家房前屋后种竹者及其普遍,青青竹园掩映下的民居似诗如画。竹种类很多,如有淡竹、苦竹等。茎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用,笋可以吃。昔日的江南人家独钟竹器,居家常见常用的有如下诸多种类。
竹椅。用竹制成的椅子,有大小之分,带靠背,坐着十分舒适
2017-01-16 14:13醒来,一抹阳光已照到窗台上,一夜梦境尽是在军营的日子,梦里见到许多兄弟,印象最深的要数新春了。兄弟名叫周新春,湖北襄樊人,65年参军,我们在一个台里,他和我是一帮一,一对红,也算是我的师哥了。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英俊潇洒,是一位帅哥。
新春入伍前就已经结婚,已生有一女。闲暇时,他常拿出和爱人女
2017-01-16 14:09有一种牵挂,最深切和真诚,那就是游子对父母的牵挂。离开家远走他乡后,对父母的思念便与日俱增。父母一生呕心沥血但无所求,只是省吃俭用地把一个个子女拉扯大。让子女们插上羽毛丰满的双翅飞离自己,去闯天下,去谋生。
昔日的通信工具主要靠书信,给家里去信,首先要问父母身体如何,末了总要祝他们身体健康。小时
2017-01-03 10:05-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