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四散里是建德最偏僻的山村,与兰溪交界,一个小小的塔塔岭成了杭州(建德)、金华(兰溪)二个地区的交界点,真个是鸡鸣两府,饭香二邑。记得儿时能看上一场电影是比过年还开心的事,刚懂事那会,大概六十年代后期,村里没有机耕路,没有通电,放电影需要自带汽油发电机,村里唯一的高级运输工具就是木制的独轮车,那时
2015-04-28 08:24六十年代,祖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农业学大寨”的强劲旋风,地处大山深处的四散里也不例外,荒山上、乱石滩旁彩旗招展,“向荒山要粮”“人定胜天”“学南堡,顶着泰山往前跑”-----激动人心的标语满天飞。大家满怀热情积极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去。为彻底改变穷山沟人多田少的落后面貌,为了子孙后代能过上幸福
2015-04-25 19:26馒头是建德兰溪一带过年必备的祭祀用品也是上好的食品,它松软蓬松、弹性十足,蒸热后用手捏之,缩于掌心,放手恢复原状,吃起来入口即化,馒头夹土猪肉,那滋味比“洋食品”汉堡什么的不知要强过多少倍 。
建德严郡馀芳堂范氏后裔发迹于一岭(塔塔岭)之隔龙门上竺坞,宋熙宁十年(1077年)丁巳春, 范文公之孙
2015-04-22 08:44元宵节是中华名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元宵节的重头戏是迎龙灯,俗称“闹元宵”。元宵节的迎龙灯是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娱乐活动,人们通过迎龙灯以示驱邪除瘟,去灾祈福,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旧时的灯会都在元宵节举办,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迎龙灯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十起灯,廿日散灯,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是热闹
2015-04-20 11:40严州的建德与婺州的兰溪交界处,有下徐、庄头、姜山、西坞四个自然村,俗称“四散里”。姜山在十二尖的半山腰,西坞在尖坞山脚的一条山垅里,严婺古道贯穿天雷尖对面的下徐与白岩尖山脚的庄头两村。
严婺古道是旧时的官道,每天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加上四散里地处大山,林木资源丰富,那时造房子都用得上木头,兰溪的甘
2015-04-20 08:10草鞋是九十年代前四散里一带农户家庭必备之物,草鞋由干稻草打就,打草鞋有专门的草鞋床,有八个木头的小方齿每边四个均匀分布,中间是一个高高尖尖的木棒,齿的间距是用来丈量所打的草鞋的大小,打草鞋的农妇腰间腹部围着有一张像弓的杂木,弓的顶部有一突出的小尖用来固定草鞋床上的草鞋与腰之间的草鞋绳的。打草鞋前需将
2015-04-17 09:00记忆中的乡下老家家家户户至少有一个警报袋,它的用处可大了,出远门带干粮苞萝粿、番薯,上山砍柴烧炭用它装炒苞萝、番薯片当点心,生产队干活如在二里路外则需要专人送饭,主妇们将“不老罐”(搪瓷罐)装上饭,上面放一碗盛菜,罐盖一盖,外面套上警报袋,袋口绳一抽,再打个结,最后在结上插上一双筷子就可以送到送饭人
2015-04-16 16:18四散里地处建德兰溪交界,山多田少人口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散里的真实写照。春天,尽管群山碧翠 ,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景色诱人,但总提不起山里人的精神,就像一场美轮美奂的画展对于一个食不果腹的人来说还不如来一碗米饭实惠。“青黄不接”这个词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很难描述出他的正确含义,更不可能体会到它的深
2015-04-15 08:22浙江人的勤劳在中国是出了名的,整年劳累奔波在祖国的四名八方,他们如不知疲倦的蜜蜂不管天南地北雨雪风霜,哪里是花季奔向那里。养蜂人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整车的蜜蜂转场到哪里那里就是家。蜂农一般都驻扎在荒郊野外的帐篷里,饮食一般也只能满足生存的最低需求,一年到头只有在临近春节才回家一趟。
我们老家四散里
2015-04-14 08:17桃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水果,相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神话故事,古代小说中每每都有提起,尤其《西游记》的问世,王母娘娘大摆寿宴,蟠桃是当然的主角,吃一枚就可以长生不老。哇!真厉害,难怪悟空老兄不顾触犯天条大吃特吃蟠桃。小时候山里的孩子记得最牢的就是动画片《大闹天空》中孙悟空偷吃桃子的场景,在那个
2015-04-13 09:07-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