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堰古村位于浙江中部兰溪市黄店镇,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兰溪和建德的交界处,古代严州和婺州的必经之路,驿站这一重要的功能给古代芝堰村带来了繁华。村中的一条古街两旁,至今仍遗留着茶楼酒肆、钱庄当铺、戏院烟馆、澡堂歇店、剃头店、濯足店的旧址。此处建筑格式集元、明、清、民国于一村,被人
2015-07-05 21:26美丽的新源我的家乡,
走过四季的泉水叮咚碰响,
彩蝶在烂漫的山花丛中纷飞,
百鸟在碧绿的崇山峻岭吟唱。
美丽的新源我的家乡,
多少动人的故事在古道上传唱,
如虹的青云桥述说着乡贤的古道热肠,
猴孙坞的凉亭把春夏秋冬客的风雨遮挡。
古韵悠长的新源我的故乡,
这是一个
2015-07-01 11:27浙西的严州山里四散里(下徐、西坞、庄头、姜山四个小山村的总称)把大嗓门叫“破天雷” ,地处严婺古道上的四散里下徐村的朱凤仂如果说一张嘴三里路外能听见有些夸张,但起码全村人能听见,不然外号这么会叫“破天雷”。
“破天雷”姓朱,是兰溪朱家人,老公名叫雷大清。大清是地地道道的贫下中农,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2015-06-30 08:26不 该 忘 却 的 记 忆
———谨以此篇献给抗战中牺牲在四散里的国军排长
一九四二年农历四月十一日下午,地处大山怀抱中的四散里百姓像往常一样,虽说苦了点,但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山里信息不灵,只听说过小日本侵略了中华大地,从不曾想会有那么一天鬼子会闯到深山冷坞里来,好像大山就是
2015-06-26 10:06这是九十年代前发生在浙西大洋镇下徐村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二个非亲非故八竿子打不着的异姓且年龄差不多可以祖孙辈相称 。一个是无私的善举,一个是真诚的回报,虽举措不大,但意义深远,从而成就了一段佳话。
话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散里(原下徐大队的四个自然村的统称)的人家大多数是过着缺吃少穿
2015-06-23 17:36为 了 忘 却 的 纪 念
——记原下徐大队党支部书记唐生明同志二三事
提起下徐的老唐,整个建德大洋源里上了四五十岁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年轻一点的不晓得,如果告诉你以前的乡镇企业大洋化工厂、大洋茶厂、大洋炸药厂的创始人就是老唐,你就会说,“噢,晓得了 !”。茶厂与炸药厂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
2015-06-23 07:57苞萝是建德大洋一带对玉米的别称,在山多田少的四散里(原下徐大队四个自然村的统称),缺吃少穿的年代一度成为村民的主食。苞萝生长就像山里穷人家的野小子,管理粗放,从不娇生惯养。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刚开垦的土地,土质不任肥瘠,天气不任有多干旱,都能长穗结籽。在大跃进大办食堂那阵子,全国饿死了不少人,与四散
2015-06-15 13:05柿子是中国传统水果中最养眼的,它那火红的颜色是其他水果无法比拟的,瞧着都让人觉得喜庆。尤其是那翠绿的叶柄更衬托出红红柿子的万般娇艳与妩媚,别有一番风情。
每年中秋过后,正是柿子陆续上市的季节。柿子不同于其他水果,刚采下的柿子又苦又涩不能马上食用,四散里的山里人家传统的催熟柿子的方法是:在木桶中垫
2015-06-12 08:18有一个村庄名字好美好靓,
清澈的山溪在她身旁静静流淌,
晚风中的群山掩映着璀璨星光,
多少古老的传说在古道上奏响。
有一个村庄名字好美好靓,
清澈的山溪在她身旁静静流淌,
晚风中的群山掩映着璀璨星光,
多少古老的传说在古道上奏响。
白岩寺遗址把历史细细端详,
范氏
2015-06-08 10:53前段时间,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系,中国古代思想史及古文献学副教授罗斌先生在建德市文广新局尧志刚、农业局退休干部关百鑫陪同下考察了西坞“云峰庙”内供奉的“徐(偃)王圣帝”,要求收集四散里祭祀徐王民俗活动方面的内容,本人应好友国良之约特地去家乡采访了多位八九十岁高龄的健在老人,整理出过去四散里民间祭祀
2015-06-08 08:44-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