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简简单单一句,却道破了人生的实质奥妙。如何众山小,即做一个成功的人呢?人生是由一座一座不规则的大山组成的,而想要凌绝顶,就要时刻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永不言弃,坚持攀爬,直至顶峰。价值观,是我们众山小的发动机与最终利器。因此,处于花花绿绿的复杂社会的我们,作为时代的新人,需要
2015-08-30 10:14行动者主要是运用现有的科学或技术的专业知识来设定目标或达到设定的目标,而凭借常识一般来说是不能实现的,甚至连目标都无法产生。因此,行动者的理性行动必须基于科学或技术的知识,否则将是非理性的。例如,在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他们并不具备科学的专业知识,而寄希望于凭借常识甚至迷信来解决深奥的科学问题,如此展开
2015-08-30 09:59沉思给我们的心里装上了那么多的怀疑,使我们今后再也不能把它们忘掉。可是我却看不出能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它们。
虽然如此,我将努力沿着我昨天已经走上的道路继续前进,躲开我能够想像出有一 点点可疑的什么东西,就好像我知道它是绝对错误的一样。我还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 去,直到我碰到什么可靠的东
2015-08-29 17:18现在我要脱离开我的一切感官,我甚至要把一切物体性的东 西的影象都从我的思维里排除出去,或者至少我要把它们看做是假的;这样一来,我仅仅考虑我的内部,我要试着一点点 地进一步认识我自己。
但是,即使我所感觉和 想像的东西也许决不是在我以外、在它们自己以内的,然而我确实知道我称之为感觉和 想象的这种思
2015-08-29 16:27当我说我觉得这是自然告诉我的,我用自然这一词所指的仅仅是某一种倾向,这种倾向使我相信这个事情,而不是一种自然的光明使我认识这个事情是真的。在辨别真和假上,我没有任何别的功能或能力能够告诉我说这个自然的光明指给我是真的东西并不是真的,让我能够对于那种功能或能力和对于自然的光明同样地加以信赖。
另
2015-08-29 15:57儒家美学思想中审美追求和生命追求是通过“致中和”统一起来的。“人而不仁,如乐何?”“乐”即美的创造活动,审美活动应与“仁”一致。而“仁”的目的在和谐,即顺天道以阴阳和合的动态发展。只有和谐才有利于从事农业的民族生存。儒家关心的是个人如何为族类生存繁衍作贡献,而又在这贡献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按儒家的观
2015-08-28 14:29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这些名称的意义我以前是不知道的。那么我是一个真的东西,真正存在的东西了;可是,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我不是风,我不是呼气,不是水汽,也不是我所能虚构和想像出来的任何东西,因为我假定过这些都是不存在的,而且即使不改变这个假定,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确实知道我是一个东西。
2015-08-27 15:16我不应该想象我缺少的东西也许比我已经有的东西更难取得;因为相反,一个在思维的东西或实体,是从无中生出来的,这无疑地要比我对于我不知道的、只不过是这个实体的一些偶性的很多东西去取得认识要难得多。
而这样一来,毫无疑问,如果我自己给了我的比我刚才说的更多,如果我是我的产生和存在的作者,那么我至少不会
2015-08-27 10:09一个东西可以有三种存在方式:客观地存在;形式地存在;卓越地存在。
越是长时间地、仔细地考察所有这些事物,我就越是清楚、明白地看出它们是真的。不过最后我从这里得出什么结论来呢?结果必然是在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而是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存在。另外,如果这样的观念不存在于我,我就没有任何论据能够说服我
2015-08-27 09:35社会生活的不断美化表现了统治集团的领导权的日益发展,但是,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与之而来的东西也并非没有危险。
“真理和快乐、谬误和痛苦正与因和果一样,相互之间是不同的;被理解的事物不同于被感觉的事物;绝对的真理不同于心灵的愉悦;还有什么比这更明显的呢?”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危险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2015-08-26 21:42-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