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是作为有关身体的话语而诞生的,这不是指艺术,而是古希腊的感性所指出的那样,是指更加崇高的概念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

    在18世纪中叶,“美学”这个术语所开始强化的不是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区别,而是物质与非物质之间,即事物和思想,感觉和观念之间的区别。哲学似乎突然意识到,在它的精

  • 广义的美学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美学史,美学必须服从伦理和宗教信仰这些更高的真理。

    与艺术语言正好相反,美学话语的特殊性在于,它一方面植根于日常生活经验的领域,另一方面它阐述了人们假定为自然的、自发的表现方式,并把它提升复杂的学科知识水平。随着美学的诞生,艺术领域本身也开始受到广义上的现代理论所特有

  • 早期德国美学的构想就是要调和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关系,详细地阐述既能澄清感觉又不至于把它抽象出去的具体逻辑。

    理性必须赋予经验特殊的密度,又片刻不容经验逃脱控制;这是种几乎难以维持的张力。这种构想的原始唯物主义的冲动很快便屈服于充分发展了的形式主义;感觉一被引入理性的殿堂就受到严重的歧视。而唯有确定

  • 政治学的范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然而有一个典型人物所阐述的政治学既有趣又重要,他就是亚里士多德。

    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表现了当时有教养思维希腊人的共同偏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成了自中世纪末期起有着重要影响的许多原则的根源。我并不认为其中有很多东西对于今天的政治家是有任何实际用处的,但是又有许多

  • 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两点重要否定:第一,否定世界的二元性,不再把生成与存在、物理世界与形而上世界、确定的值得领域与不可界说的不确定领域分开;第二,否定存在,除了生成,别无所有,现实的全部本质都只是作用,它不具备别种存在的方式。、

    赫拉克利特的主要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生成而非存在。他喊到:“我凝视着生

  • 什么是存在?肉体存在就能称之为存在吗?存在者的定义又是什么呢?巴门尼德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只有存在者存在。

    没有人能够不受惩罚地占据所有诸如“存在者”和“不存在者”这样可怕的抽象,凡事接触它的人,血必将渐渐凝固。而赫拉克特把它列入博学者一类,就本质而言列入“历史的”天性一类。他的神秘倾向

  • 近代唯物论的故乡,是英国。英国唯物论及一切实验科学的祖先,是培根。培根所创始的唯物论及十七、十八世纪的一般布尔乔亚唯物论的特征,就在于它们是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见解,他是自然科学者、哲学者与政治家。

    “有存在价值的东西,也有知的东西,知识存在的模写”。这显然是站在模写说的唯物论立场上。培根的哲学,以

  • 十四世纪的产业巨大发展,商业资本成长,促成封建制度动摇,这个动摇,由十五世纪进入到十六世纪,采取一种划时代的姿态显现出来。

    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近代自然科学才开始,哲学、科学,离开神学的独立也才开始,那从十四到十五世纪的唯名论中,虽然明显地表现着经院哲学的内部动摇,但那时却还没有开始哲学、科学离开

  • 近代自然科学,和古代希腊的自然发生的唯物论不同,它把自然部分部分地分析,把种种自然现象和自然分成一定的部类,依据各式各样的解剖学形态,研究有机体的内部。因此,它使得古代自然发生的唯物论的世界观,在关于物质个部分地认识上去深化。从这点上来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同时却也造成了一种习惯,对于

  • “教父哲学”,是衰灭了的罗马世界固有的产物,它融合基督教的信仰和希腊的唯心哲学。继教父哲学而起的“经院哲学”,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从各点上加以准备并体系化。经院哲 学就在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时,实际也用极端形式主义的精神,歪曲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虽然到处都把客观的逻辑学,弄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