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驿外随笔》日前由四季出版社出版,筛选收录近几年陆续发表在报纸副刊,文艺杂志及公众平台上的随笔散文45篇,算是我这些年作为城市与乡村双重的边缘人游走在城乡驿道上偶拾的一些鸡零狗碎,虽稚拙,但足够坦诚,也算是一个阶段总结和交待。
书籍信息:全书168页,约10万字,收录随笔散文45
2017-12-11 15:40我中考时成绩平平,几经周折才争得了一所职业中专的录取, 我自以为这是人生的重要关卡, 但是高昂的学费令几乎赤贫的家人一筹莫展,在万般无奈之际,曾在心里打起母亲一串老银饰的主意,希望她能卖了这银饰凑足我上中专的学费,但我不曾明说(只在日记中记了这想法),因没钱放弃就学后很长时间里我在心里其实一直疑惑母
2017-12-11 15:37大凡与陌生人或久未相见的熟人见面,我总是难免露出俗不可耐的一面,首先关心的大都是做什么事情,靠什么为生,老婆(老公)做什么,孩子多大,有没买房子……接下来大约就是说说时下的艰难,不少人接下来就是谈国际国内军事政治经济,这方面我不在行,所以也就不知道再谈什么了。
有句时下流行的话:上等人谈智慧,中
2017-12-11 15:36现在问:人呆在“舒适区”好不好?——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不好!这三个字现在基本算是贬义词了。和“老实”这词一样,很多人听到这三字就显出鄙夷的神色。“不要呆在舒适区”“走出舒适区”是很时尚的劝慰用语,类似的专门教人逃出舒适区书籍也不少,就象曾经教人要厚黑不要老实的书一样多。
我就挺不明白:舒适
2017-06-29 09:28“普世”这词一直在政治上互相扯来扯去,咱们这里说起来极容易被贴标签。我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想介入这一领域,只引用这词意,从最小范围内和直白地理解。
某国或某集团提出一个价值观,只要得不到全人类---至少是绝对多数人的认可,它无论如何称不上“普”吧,政治家把这个作为口号向对手喊出就更难得到认可了——
2017-06-29 09:21象吃喝玩乐这样的事一旦雅致起来就难免高冷得拒人千里。所以我对现实中那些成为"道"的生活习性大多敬而远之。喝茶有茶道,点香有香道,打拳舞剑有拳道剑道,连洗脚也有足道了……
依我粗俗的见解,如今一个玩意儿哪怕再简单,只要称上"道",也就身价倍增,洋气得不便宜了,就象现在的各种包装和企业上市一样。另一
2017-06-29 09:20从全局上看,虽然绝大多数的人迟早都能结婚成家,所谓“男人自有女人爱,破锅自有破锅盖”,但微观到个体,自古以来结婚就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緾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我的父辈一代结不了婚的就很多,我爷爷三兄弟,也仅我爷爷成婚,我本家伯父五兄弟仅二人成婚,大多单身终老。从宗谱上看,古人单身
2017-05-24 11:44公司因经营需要,高层决定我部门裁员三人,我作为部门的直接主管,责无旁贷执行裁员面谈,让三个共事的伙伴平静离开单位。
这在如今的企业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对老板来说,就象从自己的碗里剔去几颗谷壳!但对我这样的角色来说却象是接过一把刀选了三个亲密的人杀了。
我曾经自以为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看淡职场
2017-04-12 16:22我对生意场上的那些“培养团队精神”和当下形形色色的陌生抱团总是很不感冒。有时我怀疑自己过于自闭,不太合群,但我越往明白处看就越发现现实中除学校的正常课堂、同学亲友闲聚以外的几乎所有正儿八经的“集体活动”剥了伪装后就只剩了赤裸裸的“资本流动”,它们只是财富或权力的运作与集中,想在其中找到营养都是缘木求
2017-04-12 11:33老婆报了个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最近时不时就把课上的内容念给我听,于是难免对号入座:”……A君像XX症状,B君有XX倾向,C君像极了XX症……你妈这情况就是XXX,你弟是典型的XXX,你的症状就是XXX……“真是应了那句话:学了这个看谁都是神经病。
我是属于悲观地看世间的那类人。虽然被别人认作有病是
2017-04-12 11:33-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