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 通 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是标准的文字语言,作为教师,更应努力学习、讲好普通话。

    记得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也学了几节课的拼音字母,比如声母:‘波、泼、摸、佛,得、特、呐、勒,哥、科、喝,基、欺、希,知、蚩、诗、日,

  • 我的武术师傅

    小时听《说唐》故事多,对有功夫的好汉太崇拜了,心想自己也学点功夫多好啊!

    在我十二岁四年级上学期结束的寒假里,真的机会来了——村里有个女人二婚嫁给一位年轻的武术师傅。他姓刘,名映辉,号金水,多宝乡曹门刘家村人。因为年轻,那里的人们都叫他金水师傅,很有点名气。大屋圈是鄱湖边的一个

  • 我的老师王学明

    在都昌张岭中学读初三时,是一个中年也是最厉害的国学老师王学明教我们的语文课。我是好动的,课外时间就是喜欢打篮球、乒乓球,再就是吹笛、拉琴、下下棋,所以除了上课,很少接触老师。

    王学明老师国字脸,黑皮肤,个子不高但很敦实。听说他是民国期国立中学的高材生(1919年出生的),因日

  • 呵,是原文教局的刘海云老师

    在县城,平时喜欢到街心公园转转。这里有唱歌的,跳舞的,打牌的,小摊小贩,聊天闲逛的,很是热闹。

    一天上午,又转到这公园。见一大树护台边,有五六人一伙在唱歌。其中有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用电子琴伴奏,谱键、拍键准确无误,很有韵律节奏,与旁边拉二胡的非常合拍。走近一看,老

  • 表弟袁林生

    舅父的大儿子叫袁林生,已经走了十几年了。他身材较高,略长的脸上常挂微笑,每每想起来,真叫我念念不忘。

    舅父家是苏山土目袁家村,湖汊水面只有一华里路,也只是在新年开正去拜年,平时很少去;原因是外公外婆去世得早,我这外甥也就真的生分了些。所以我们表兄弟小时一起玩得也很少。

    尽管往

  • 挂免战牌的谭息事

    谭息事是清代都昌的一位武术大师,家住汪墩乡茅垄谭家村。有关他的故事,在我孩提时,简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了。

    谭息事原先不叫息事这名,这个名字是学成武艺后,师傅给起的;要他息事,不要惹祸端。后来他也就一直用师傅取的名字。

    茅垄谭家是有好几百户的大村子,门口塘又长又大,有

  • 钓鱼

    钓鱼是许多人喜欢的活动。我也算得上是一个钓鱼能手,不过有近二十年没正式钓过鱼了。不是不想钓,只是改革后,大小塘、堰也都承包了,没地方钓鱼了。

    有点遗憾,儿时也没钓过鱼。鄱湖边的人,只注重用网在湖中捕鱼,钓鱼的人很少,我们小孩也自然没受那影响了。

    我学垂钓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事,也就二十

  • 天伦中的烦与乐

    ——记襁褓中的孙子

    大儿子正月初就外出打工,大儿媳在家等待分娩。

    产期近了。小车早约好了,手机联系,做到几分钟就可招之即来。

    农历正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时,儿媳腹痛有异样。我忙叫邻居弟妹帮助询问,弟妹告诉我,可能要生了。忙叫老伴收拾什物,同时电话约车。十分钟后,昌河车到了

  • 我的小女儿

    2月28日,大女儿静来电话,说小妹明天去无锡,今天上午顺便看看老爸,吃个饭;并说,不用买菜,她俩会带菜来的。接到这电话,我心里好高兴。

    我与前妻生有三个女儿,因性格不合分手了。当时小女还不满周岁被她娘抱走了。后来虽然各自有家,这个小女儿我还是亲近过好几回,小小的她心里也有个老爸我

  • 责任田

    从八二年开始,由吃大锅饭的生产集体转型到分田到户,承包责任田。自此,农村每家都有责任田。

    我家有农业人口五人:老婆、三个小孩、老母,共分水田五亩。我在学校教书,老师家里都有责任田。耕种季节,有农忙假,时间不够还可调动些课,多请一两天假,也是有的。

    我自小读书,师范毕业后就教书,农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