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 珂 老 师

    .袁珂老师廋高个,国字脸,微翘下巴,薄嘴唇,天生一个活动家、演说家的材料,没成气候,也只能说他是时运不济。

    你看他,先是有教养的‘咯咯’地轻声自笑,作见面礼,接着就开始了他有目的游说,或动员学生入学(五、六十年代的留级生很难动员入学),或向村委、领导请求什么,给点什么支持啦。

  • 美丽诱人的小村

    我出生在鄱湖边的一个叫孟家湾的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我五彩缤纷的二十个春秋。老家一草一木,都记载着我成长的每一个历程。

    明明是胡姓村子怎么叫孟家湾?估计以前是孟姓村子吧。也有人说,以前因为人多村子大,是叫万家湾,以后叫别了音。如果是这样,不是也把本姓丢了吗?所以这一说也有些牵强

  • 干 堰

    我的村子叫孟家湾,是鄱湖边的一个小村。一条小河从村前自南向北流淌,最后汇入鄱湖支流的背后河,大人叫它门口河。这小河很有它的个性特点,夏季涨水,秋季开始干涸,年年如此。真是我行我素,从不失约。

    我们的祖先,摸透了小河的脾性,在河湾造了一个池塘,筑起一条堤坝,形成河堰,利用河堰来捕鱼。

  • 鄱湖一宝—— 蛏

    蛏属贝壳软体动物,其外形像古代兵器中的砍刀。长约二十厘米,大头宽约五厘米,小头宽约二厘米。小头朝下垂直插入湖底的硬泥中。蛏,可是鄱阳湖里极其珍贵的一宝啊,其味堪比山珍海味!

    冬季枯水期,正是农闲之时,人们开始到湖里杀蛏。蛏是藏在湖底洞穴里,人在水面上不可能发现。但是有办法

  • 清明节琐谈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扫节日。在节日前后几天里,人们忙着为其祖先修坟扫墓,以示后人的敬仰。

    1949年的建国后,政府曾一度明文禁令,不准祭扫。定其为宗派迷信活动大加干预。文革十年更是划为四旧,坚决破除。人们的祖坟、古墓,或荆棘丛生,或树挤塌陷,甚或人为的挖掘,作路基石、修水渠、建猪

  • 彼 此

    ———一个公民的注释

    这个题目是来自一本杂志上的照片插图题。彼此的意思是大家都一样,差不多。一般都含贬,指缺点,就是都承认有这毛病,别笑话了。看了后,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是张黑白照,约六平方寸。照片上是美国前任总统布什,在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一芭蕾舞女演员。这女演员漂亮、性感,

  • 狂热的崇拜

    ——记文革期的一个小插曲

    文革时期,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到了痴迷、狂热的程度。我是当年的红卫兵,我亲眼所见的两件事,足以证明这一点。

    文革初期,人们只是对上面点名的‘大毒草’《三家村》进行口诛笔伐以及对吴晗、廖沫沙等人的批判。还不敢对所谓的‘走资’当权派斗争,更不敢砸‘公、检

  • 山楂的记忆

    冰糖葫芦——听到这个像歌声的吆喝,我总要寻声前去,从那外地生意人的摩托扎架上,抽下几支串儿,买给孙子吃。

    葫芦糖是用猴枣裹糖浆而成。甜酸味,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猴枣的学名叫山楂(也有叫红果),是药食两用果实。其药效主要是消食化软,还可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压、利尿、镇静、跌打损

  • 方言的困惑

    记得初到九江读书时,与同学交往,那地方土话一不小心就脱口而出,比如‘么得嘎’(什么?),比如‘困波’,‘旱不’(睡觉吗?),比如‘啰个俩’(你要怎样?),同学茫然地望着我。后来同学一见我,就说‘摩托卡’来了。我真的不好意思。

    参加工作后,随着时间磨合,我这半洋的青年就彻底回归到土

  • 与厄运博弈的真男人

    每天清早,在万里大道与城西大道交接段,人们总能见到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散步溜达,后面跟着一个奇怪的胖女人——两脚明显的横开着,摇摆着身子才挪一小步,也只有三四寸远,腿腘僵直像是打不过弯来,表情呆滞。这分明是重症病女人。

    男的脸带笑容,似乎永远是快乐的。他手拿一只小音响,一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