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常便饭

    家常便饭是个贬义词,意思是说过来过去吃一种饭食,没个新鲜花样,令人生厌。可是想来想去,我是家常饭养大的。关中人都这样,吃惯了象腰带一样的面条、红苕苞谷糁、搅团等等,那些大鱼大肉并不喜欢呢。那些年在青海当兵,经常吃炒菜白蒸馍或者米饭加手抓羊肉,按说那营养

  • 被历史淘汰的农器家具

    历史谱写着世界。世间的万事万物就像是变化无穷的音符,为历史提供着无尽的素材。一些事物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足挂齿,但它们在这个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缺了这个音符,历史就变得不太动听。

    然而历史是无

  • 那天儿子的一位朋友给我家里送来一大袋子面粉,说是自家硙的。我迟疑,这会哪儿还会有硙子?

    农村现在还有一种叫做钢棍的硙子,是由两根钢棍滚压而出面粉得名的,实际上是小型面粉机。记得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那会,小麦丰收,我这个城里的“双

  • 人生角色的回想

    近读一篇《角色》的文章,说人生最主要的是莫过于演好属于自己的这个角色。知道自己的终生使命就全力以赴演好某一个角色的人就是天才。而天才生涯多属于悲剧。另一种角色就是庸才了,一旦定位全然不看观众而只顾自己演下去。庸才角色多属于喜剧。亦有天才佯作庸才的

  • 变味的婚礼

    一位老同志的孙儿结婚,请我去吃汤水(赴宴的俗称),我兴兴而去。不曾想到人家的婚礼就在酒席宴上举行。当然客随主便,也倒罢了。令人不堪接受的是,那位高价从外地雇来的一家所谓的高档婚庆公司的司仪,非但不让一对新人拜天地、拜高堂,竟然不顾廉耻的把婚礼当成了闹

  • 美不美,家乡水

    我是吃咸水长大的。可是小时候咋也觉得家乡的水是甜的。尤其到了夏天,妈烧一锅开水,放了花杏叶、薄荷叶之类的东西,盛进瓦罐晾凉,便浸出了爽劲儿。玩一阵子回去,逮住那罐子,唧咕唧咕往肚子里灌,那舒心劲用都忘不了。

    这些

  • 农家过日子,谁家没有镢、锄、锨?

    这是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大人教育孩子学会过日子的一句话,事实上也是农家过日子的真实写照。地里耕种粮食,村子盖房修屋,那一样能离得了镢、锄、锨?

    等我渐渐长大,我就更加懂得了这三样家具的伟大。整个世

  • 家乡味三绝

    一、羊蹄

    记得小时候我们那儿逢集会时街上有一种叫羊蹄的小吃,很好吃,那味儿我永也忘不掉。

    那多年在外地常常想着吃羊蹄;生活困难时想吃羊蹄那简直是奢侈;后来走到处也没见过羊蹄。这些年生

  • 野马滩记

    野马滩并无野马,它的地名叫泽林沟,可能在很远很远的时候是野马出没的地方吧。这儿海拔2000多米,气候条件很差。我们二营部和六连就住扎在这儿。

    1964年冬我奉命到营部报到。刚进营房就想找个厕所小便。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出

  • 家乡的小路

    那天正吃着早饭,孙女似有所思的说,回老家的路我到现在还没记住。我就说她,老家是咱们的根,记不住回它的路,就是忘了根本。孙女这几年学着音乐,我就问她,会唱那首《乡间的路》吗?她歪着头唱了起来: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