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
我同他他自完小、初中一直到中师都在一个班。
李白诗云,“人生感分义”。八年多的相濡以沫,我们之间的情谊是时空不能分开的。
大半辈子过去了,因为生计的诸多原因,我们很少谋面的。知他的日子过
2013-01-01 13:38这是三十年前的一件小事,很有意思,所以总难忘记。每每想起来,总觉得可笑,但却有种沉沉的味道。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省广播电台为加强同基层的通联工作,分别从陕南、陕北和关中的一个县广播站临时抽调一名编辑记者,到他们的农村部工作
2012-12-22 12:42获奖之谜
最近好运连连,先后收到两封信说我的短篇小说《莫云儿》和散文《在红碱淖吃鱼》凭实力和特色均获得“2012年全国散文、中短篇小说年度评选”二等奖,并都被评为年度最佳奖,分别入选《2012中国短篇小说经典》和《2012中国散文经典》
2012-12-18 15:51不明白的一件事
偶而从县医院大门前经过,看到那座卧碑上赫然镶着++县医院几个大字,由不得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当了多年县委副书记的老王一退下来就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忽一日他找到我,气呼呼地说,++县人民医院的招牌为啥随便就改成++县医院了呢?“人民”二字碍谁
2012-12-17 10:57啬皮
啬皮是关中人的土语,跟吝啬差不多,不纯是贬义。《现代汉语词典》里也说,吝啬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爱惜财物不算是错吧,何况爱惜的又是自己的。至于当用不用,似有不妥,可啬皮人讲究的是物尽其用,不可过分扑张。
农村有句
2012-12-14 18:22议论一下车
今年夏天去了趟格尔木。导游说格尔木不堵车。大大小小的城市受堵车之苦,不堵车当然是个优势了。其实格尔木是因为地广人稀,车并不少的。车少才是怪事呢!
车满为患了。那日在西安东郊,女儿用她的车送我去北郊汽车站,竟然走了4个
2012-12-12 18:56饼盒随想
中秋节过去三个多月了,吃过月饼的盒子还在那儿保存着。确实精美,舍不得撂的。也不知道送的人花了多少钱,听说好的要几百元呢!我是个普通的人,没有人送那么贵的月饼。送来的怕也至少得个百把块。我就想着,是不是盒子越漂亮月饼就越好呢?非也!当初吃的时候,没有一盒
2012-12-11 15:03伟人的家乡情怀
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就是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谁没有故乡呢?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习仲勋戎马倥惚,革命胜利后就一直在大地方为国操劳。故乡对他来说怕只是个籍贯了。然而他的祖籍并非富平。富平是他的出生地。
2012-12-07 15:40过生日
农村把老人的生日叫“好日子”,给老人过生日叫“过寿”。
我家门中的六爷80多岁,年年过寿,很热闹的。请自乐班唱戏;七姑八姨的客人来了一屋里;长寿面满村子挨着门地散;下午各家各户的掌柜的纷纷去祝寿,主家七桌子八碗地招待。穷
2012-12-03 18:24老家
老家的概念大到我们那个村子。那些年骑自行车回去,到村口就松了口气,心说总算到家了;老家的具体概念就是我们那个非常简陋的屋子。我们家是我们村里的穷家小户。
我家的屋子在村西路南第二家,只是半个庄基。门中大伯家住在后半截,我家
2012-12-02 12:38-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