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狂”

    词典里说,方言是在一个地方使用的语言。所以我就觉得要用文字去表现方言很有局限性的,甚至会引起歧义的。比如,我们家乡人说的那“狂”,按字典里解释,如精神不正常、疯狂、丧心病狂、猛烈、纵情、狂妄等等,还不把我们家乡人气死,那简直就不是人话嘛!

    我们那儿是把“玩”叫“狂”的,那完全是一种

  • 丢掉铁饭碗

    那个时候人们把参加工作叫逮住了“铁饭碗”,都万般地羡慕呢。

    自合作化以来,老张一直是全县有影响的农村干部。他领导的光明大队光荣地出席了省农业先进代表大会。他在大会上介绍旱塬小麦增产经验时说的那话干巴硬正,轰动一时。他说,经验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做庄稼不管啥经验,要相信一句话

  • 水利功臣

    一、当了个总指挥

    1963年5月,县上组织学习参观团,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带队,先后到山西大寨、山东下丁家、河南红旗渠等地取经。县上的各路诸侯和名副上将都说,我们县学大寨的举动,没有老任可不行。合作化以来他一直是北部一带有影响的农村干部。再说了,参观团得有第一线的代表呀,非龙岗大队莫

  • 拾麦纪事

    麦子泛黄的时候,就意味着我的生日快到了。村里人说我生到福处了,粮食下来了,就不缺吃。又说我生到忙月里了,怕是个下苦的命。嗨,一辈子了,福呀吧苦呀吧,颠颠簸簸着过来了,倒还满足。纵观一生,人呀,大抵都是这样,往前看,不如人,朝后看,还有不如咱的。

    细想起来,我的确没受过短吃短喝之苦,

  • 我说这医药促销活动

    经济大潮中各种商品的促销活动实在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自古道,买家没有卖家精、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所以,不说谨防止上当嘛,至少不能有贪便宜的心理。

    有家超市洋芋堆积,于是分装成三斤五斤的袋儿,打出广告,以半价销售。买洋芋的队伍排得长长的。有人心说洋芋放不坏,就两袋三袋

  • 网恋

    她很习惯地打开她的QQ对话框,也很习惯地笑了,因为他总是很习惯的发来令她很感动的那些文字。可是今天她一接触这些文字,却觉得有了一种沉甸甸的味道。

    今天的对话框里是这样一段文字:

    亲爱的芳,我们从网上认识,哦,不,而是结识,已经一年零二十三天了。双方都已熟透了。正如你所说,到了谈婚论

  • 散文短章(三则)

    一、胎 教

    老爸买回一台随身听,爱不释手,走到哪带到哪。他总爱听戏,下载了些像《打镇台》、《三对面》、《花亭相会》这样的传统唱段,过来过去的听。他说,随身听这玩意真好,唱起戏来一字一板的,想听啥也能下……下,下什么来着……哦,下载,下载。

    这天吃早饭时,儿子下地回来。老

  • 屋里人

    过去,农村人把女人叫屋里人。刚结婚叫媳妇,再有了孩子,便成了屋里人。

    若是懂得了农村女人的生活,便以为这并非贬义,甚而至于是一首动人的赞歌。

    屋里是屋里人展示能力和品德的平台。全家人天天日每吃呀喝呀洗呀涮呀一年四季的鞋袜和浑身上下的衣服都浸染着女人的血汗;屋里是她们的前途和命运。

  • 农村生活的回想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小时候不好好吃饭,常听大人说这样的话:吃得多,疤得多,上到地里打得多。我觉得这话很有意思,就把它吊在嘴上,没迟没早的当口歌念。特别是吃饭时,念得更凶。大人就骂我,说滚!

    农村人说,话粗理端。细细想来,从吃饭到疤屎,再到上到地里,那是一个自自然然的非

  • 我不吃蒜

    我有个奇怪的毛病-----不吃蒜。

    不知在那部电视剧里看到,男的也不吃蒜。小两口要是闹点矛盾,那女的就拿蒜头去威胁。男的怕得要死,只好求饶。看来他这已不是毛病了,根深蒂固了。

    不吃蒜好象是生理上的啥事?我自生上世来就闻不得那蒜味。

    当了几年兵回来,头一回吃家里的饭,嫂嫂便问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