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两年前一个阴冷的深秋清晨,我在单位附近的一家小摊上吃早餐。这种小摊很是友善,如果顾客点的饭食不全在自己的经营范围,通常会帮忙代订。由于还要上班,当时等得颇不耐烦,因为稀饭都喝下大半了,而买的鸡蛋煎饼还没送来。

    正准备催问,只见前方三四米外的拐角处,走来一位系着白布围裙、身材既高且胖的大嫂,双

  • 清冷的深秋时节,一块醇香缭绕的烤薯,常能将我的思绪带回到故乡。在游子心中,红薯里封存着最温热的记忆,最浓酽的乡情。

    在老家的诸多农作物里,乡亲们对红薯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那些缺吃少喝的清贫岁月里,红薯是乡人不可或缺的口粮,如若遇到旱涝不均、夏粮欠收,红薯更是人们赖以度日的关键食材。故乡的民谣里说:

  • 在当下花样迭出的文娱方式中,电影算是最平常不过的了,但在我们儿时,由于生活条件所限,看场电影竟如过年般高兴。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故乡,人们的文娱资源还很匮乏,只有广播、收音机以及数量极少的电视,而且经常停电,电视基本上是摆设,于是电影就成了最能调动兴致的传媒。记忆中,只有在村大队部出面

  • 独自在外漂泊,每年秋天都会想起少年时的放羊旧事。当浩荡的金风将广袤的原野染成一派收获的色调时,放羊娃们知道,又一个交织着欣喜与感伤的秋,已经翩然而至了。

    在宛东平原上行走,放羊娃是一道别样的风景。他们挥着长长的鞭子,呼哨着嘹亮的哨子,在旷野上逐草而牧。荒草坡,灌木林,河溪边,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话若放在豫西灵宝人婚礼前的便宴上,则应说成:“菜不在多,有辣子水就行。”辣子水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灵宝的辣子水,是便宴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想来颇有意思,灵宝的婚嫁风俗,通常是在举行正式婚礼前的一两天,搭棚子,设便宴,招待前来的亲友、宾客。虽是便宴,

  • 朱阳镇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南山区,全镇国土面积78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境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素有中州名镇之称。风清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走进朱阳,零距离感受这片灵山秀水的大美神韵。

    大美朱阳,让我们陶醉于山区风光的生态之美。朱阳无愧“天然氧吧”、“动植物王国”的美誉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快到了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秋佳节。不过今年的中秋节,由于紧挨着“九一八”事变82周年纪念日,追往思今,使我们于欢庆之际,不能不涌起几多凝重的家国情怀。

    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灾难深重的百年屈辱史中,“九一八”并不是孤立的事件,但“九一八”庶几堪称让国人蒙耻最深的事变。

  • 秋风起的时候,漂泊的人容易怀旧。在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不由得又想起了恩师吴苍生先生。

    先生的一生饱经磨难。15岁即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更是倍受打击,但他活得豁达、坚强、有底线、受尊重,是母校(河南省唐河县古城乡第一初级中学)最负盛名的语文教师,也是我的初三老师,更是我人生路上

  • 我是个喜欢写作的人。记得2001年春,正读高二的我首次向河南省南阳市《作文与指导报》(高中版)投稿便被采用,成为满校瞩目的焦点,给了我很大鼓励。虽是一名贫寒的农家子弟,却梦想用文学创作来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梦想的种子一旦埋下,行动便有了目标。尽管次年的高考我只考取了个大专专业,但文学的梦想

  • 儿子两岁多,好奇心特别强。这个盛夏的黄昏,他在市郊的公园里玩耍时,就对近处的几簇野草产生了兴趣。我告诉他,这是狗尾草,那是嫩茅草,在咱们老家,可是喂牛的好草哩!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笑了。当年的割草往事,又在我的眼前铺展开来。

    故乡是南阳黄牛的主产区,儿时几乎每家都养牛,但草料供应的担子也不轻。于是帮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