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我都会想起家乡的野菜。尤其是这个周末的下午,当我在涧河畔的公园里散步,不经意间发现草坪上的几株荠菜时,怀旧的思绪,浓郁的乡愁,立刻淹没了全身的每个细胞。
我一直认为,在那些清贫的岁月里,野菜是造物主对乡下孩子特有的恩赐,更是给我们带来无限童趣与纯情记忆的朋友。东风吹来满眼春,此刻若在故
2013-03-12 15:06浆饭是豫西灵宝人对浆面条、浆面片的统称。真的,在灵宝生活,不隔三差五地吃上一顿浆饭,实在是可惜。
初来灵宝时,就有朋友向我介绍:“不食灵宝浆饭,不知民间大味,难察生活之趣也!”初闻以为夸之过甚,不料尝过几次浆饭,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对生活体味的加深,竟也觉得此言颇有几分道理了。
灵宝
2013-03-08 22:13一个人的调皮个性是不是天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在儿子出生前还真不好回答,不过现在则可以确凿地持肯定态度。
儿子还不到两岁,但他的调皮捣蛋却是街坊邻居人尽皆知的。按我们老家的风俗,男婴的满月宴要提前一天举行,宴请那天,一贯贪睡的儿子竟早早地醒来了,不停地在床上摆出各种造型,显得很兴奋,把稍后来家中探
2013-03-01 23:31独自在外飘泊,时常会想起老家的烩面。
“民以食为天”。对大多数河南人来说,则是“食以面为先”。中原文化厚重精深,各类面食花色丰富,享誉海内,在我的豫西南老家,一碗热腾腾、油汪汪、香喷喷的烩面,永远是父老乡亲们的最爱,永远牵动着万千游子的心绪。
老家的烩面,秉承河南烩面融荤、素、菜、汤、面于一
2013-02-28 18:12在大学里念书时,我总以为世间最好的搭配,莫过于宝剑与英雄,才子与佳人。在豫西灵宝生活日久,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浅陋,因为不但灵宝人如是说,连我自己也认为,一生凉粉与石子馍,搅饭与酸菜,才是最为绝妙的搭配。
灵宝的一生凉粉,由绿豆浸泡后经过打浆、发酵、撇浆、提取淀粉后熬制而成,吃起来酸软顺爽,极为筋道
2013-02-25 23:10父亲可以称得上是村里的第一代农民工,在我们兄妹还很小的时候,为了补贴家用,早早地去了南方打工。
他几乎具有老一辈农民工所有的特点,干过很多活,受过很多累,遭过很多不公,但他不管那么多,在父亲眼里,干净、体面、公平、地位等字眼,似乎只有城里人才配拥有。他只知道,如果斤斤计较,如果挣不来钱,老娘就看
2013-02-22 10:45洋洋洒洒五十余万言的《狼图腾》,我已看了两遍,每次都看得如痴如醉。
该书的作者姜戎先生,以自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期间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与狼战斗、与狼缠绵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向我们展现了几十个引人入胜、撼人心魄的狼故事,不但阐明了蒙古草原狼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更
2013-01-29 08:50第19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南方工作的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打来了电话,说今年还来三门峡,还来灵宝看我,并特别叮嘱我再请他尝尝灵宝的特色美食。
我欣然应允。挂完电话,不由得又想起去年他来灵宝的情形。去年旅游节期间,我的这位作家兼美食家朋友来三门峡采风。他先后游览了三门峡黄河
2013-01-11 23:18春节一天天地近了,不由得又想起了故乡。记忆中,故乡总是年味最浓的地方。
先说赶集。故乡的集市基本上是以乡镇为单位的,相邻的集市以每月农历的单双作为“逢集”、“背集”的日子,既利于相互之间的协调,也便于乡亲们赶集。但每年腊月二十已过,就没有“背集”的概念了,每个集市天天都是“逢集”,大街上熙熙攘攘
2013-01-07 08:41螃蟹,一种甲壳纲、十足目的爬行类节肢动物,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称其为“无肠公子”。想来颇有意思,螃蟹虽双螯凛凛,横行水域,但几千年来入馔入文,早已成为一道兴味深长的文化风景。
螃蟹入馔,堪称一种魅力无穷的佳肴。中国人食蟹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周代,《逸周书·五会解》、《周礼·天官·疱人》中均
2012-12-31 21:06-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