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孟庙,登峄山,这已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此后,便再无机缘。内心深处总是觉得欠下一笔悠久文化历史的债,愈是到了中年,这种感受愈是强烈。其实,孟子故里就在身边,趋车东行不足一小时的路程。攒足了劲,做足了精神和思想准备,可一旦要出发,又突然变得百般踌躇,似乎朝圣的那份虔诚还有些不够。
走近孟子源于那段
2014-01-29 16:18我到商村的第二天,早已纷纷扬扬卷下一场大雪来。
先是彤云密布,近处的村庄,远处的山峦,全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苍郁之中。午后,天空愈加昏黄阴暗,湿冷的寒风中飘浮着星星点点的雨珠。不久,雨丝中渐次夹杂着雪的颗粒,愈来愈密,愈密愈奇。随后,雪粒变成雪的花朵,大片大片的雪花随风飞舞,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场院
2014-01-25 16:06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一只成年的公鸡带到城里来。
应该说,乡村才是公鸡灵魂的栖息地。在不断成长的沧桑岁月中,它曾昂首阔步地穿行于大街小巷,雪地泥泞或平直坦途上留下过它的无数充满激情的足迹。每一个晨光曦微中都弥荡着它高亢、激越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啼鸣,那无边无际、错落有致的乐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将密不透
2014-01-21 22:03德国著名画家格斯林晚年在百病缠身的情况下画了一幅传世名作,画面上,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子双手紧紧抓住窗棂,张大嘴巴,用极度恐慌的眼神盯着窗外。窗外,暮色苍茫,硝烟弥漫……
这幅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强烈地震撼着我的那颗脆弱的内心,小女孩的惶恐不安的眼神似乎触及到我的灵魂深处,让我常常不能释怀。{p
2013-11-25 07:40傍晚时分,秋风渐紧,不到一刻钟,秋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来。成排的银杏树上的金黄的枯叶,像疲倦的蝴蝶,打着旋儿,随着砭人肌骨的寒风,抖抖瑟瑟地飘落到满是泥泞的地面上。
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已是万家灯火时分,那颗支离破碎的心瞬间再次提到嗓子眼儿,跳起身,稍作收拾赶紧趋车前行。湿漉漉的暗夜浸满了忧伤,昏沉
2013-11-15 04:55我总为那些生活在乡间的耕马感到抑郁不平。
在我的印象中,作为一匹生于天地间神情飘逸的骏马,理应享受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理应驰骋千里疆场,冲锋陷阵,成就万世不拔之功业。然而,生活中就有一些马却在命运的趋使下,流落于乡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耕马。
缓慢地踯躅于乡间坑洼崎岖的泥途上,使出
2013-10-08 12:51去南方某座城市出差,在人流熙攘的街口,一位弓腰驼背的老者和他的黄牛被交警模样的年轻人拦住。看当时的情景,老人想牵着他心爱的老牛横穿马路,但交警执意不从,两人都在苦口婆心地劝说对方。相持很久后,老人与牛只得百般无奈地调头而回,慢慢走入巷口,消失在胡同中,然后走回乡间。
我真为那头牛感到无言的悲哀,
2013-08-27 08:10立秋一过,暑气渐退,北方的夏天便失却了那份金戈铁马般的剽悍之气,逐渐温驯起来。再过一段时间,秋天的影子就会影影绰绰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古代的文人骚客大都钟情于春花秋月,但对于夹在两者之间的夏却极少涉笔成趣,大概是因为夏日炎炎,似火如烧,人们无处躲避,只能大汗淋漓,实在是苦不堪言,苦夏之感也就成
2013-08-19 15:03出银都迎宾馆南行二百米,折而向东,沿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很快便登上青龙山的半山腰。我4点50分走出宾馆,天空浓云弥散,压抑得很,路上少有人走,偶尔一两位晨练的老者,看上去也懒洋洋的,似乎与这久热耐忍的天气有关,尽管今天正是立秋时节。
一波又一波的疼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不断地袭击我的灵魂。坐在半山
2013-08-12 09:23一粒被遗弃在路边的种子躺在坚硬的泥土上,沮丧地哀叹着不公平的命运。她再也无法领略到南美洲亚马逊平原的自然风光,再也无法欣赏到美国克罗拉多洲的千里沃土百花开。也许,她痛苦地想,也许随之而来的,自己将会变成尘埃,或随风飘散,或融入泥土。到那时,希望不再,梦想也将永逝。
啜泣中的种子忽然被一只俯冲下来
2013-07-22 16:12-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