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院是家庭文明的符号。小院小院,惟院如愿。每天,当我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的时候,进入小院,就有一种久在樊笼中复得而返的自然感觉,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既感到舒心,又感到幸福。人为什么对院子情有独钟呢?人累的时候,有一处最舒心的地方,得以放松心情是最惬意的。

    小时候,我家里的院子很大,中央有一棵老榆树

  • 静,处处留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灵。无欲无求,不言不语,是极具质感的词。

    静的世界很美。小桥流水,空谷幽兰,大漠孤烟直。因静,有了韵致,因静,更有了风骨。

    生活的静, 平白,不张扬。我生活低调,习惯了静,给自己一个广阔的空间。澄静之心,是内在的精神,有熨帖、平实,舒适的感觉。静以修身,陶冶性

  • 孤独,是一种心灵的境界。能耐得孤独,在灵魂深处蕴藏着炽烈的爱,满足了自我的精神世界。独自的静雅,独处的心情,也是一种风景。

    夕阳西下,我走在寂静的江边小路,随心所欲,随缘随行, 符合我独好的情趣。独处的世界,既安静,又淡然;没有喧闹,没有烦恼,更没有束缚的脚步和思维,思绪飘飞,自由想象。远远近近

  • 我与黄昏

    黄昏,是个温柔时间的名词。有人描写“像个伟大的浪子,永恒的情人。”我喜欢黄昏的颜色,美的苍凉,美的沉静,美的安宁,美的慈爱。在凄清中透出天然的雄浑,在宁静中衬出一份旷达。让生命品味一份恬淡,回归自然。

    我与黄昏情感如绽,思绪如藤。盛时淡然平静,衰时泰然处之,绚烂与我,平淡也与我。落

  • 说起乡村供销社,虽然是很久远的事, 但回想起来,记忆犹新,烙印颇深。69年我知青下乡到农村,几经转并集体户,76 年来到具有四百年历史的满清遗址古城伯都公社,在这里与当地女社员结婚。我所居住的两千多户大村,是公社的所在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公社的“供销合作社”。计划经济的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包揽了

  • 几天燥热。昨夜,盼来一场透雨,显得弥足珍贵。雨后清晨的味道,在氤氲中多出几分洁净和温馨,更感觉到清爽安静。我携一颗静心,晨曦散步中山公园去看荷。夏莲初绽,红蜓相亲,几尾鱼儿穿梭嬉戏,轻掀荷的裙裳,似欲偷窥春光。是惊,是奇,闲情几许?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朦胧的薄雾,清凉气息

  • 小暑已过,炎热气温攀升,手中离不开芭蕉扇的摇动,竹榻床的光滑,躺在上面凉爽怡人。酷热日子,有着千重滋味。清炒瓜片,酱闷茄子,清凉拌菜,水葱、萝卜菜、鸡蛋酱,冰凉的小米水饭,成为主打的饭菜,让我在苦夏中,食欲大增。吃过饭,切开冰冻的西瓜,诱人的黑籽红囊,送到嘴里,冰甜的瓜汁透进心里,清甜爽口。

  • 漫步徜徉在松原市松花江的二桥上,看着沉暮的风景。我喜欢独自欣赏夕阳余晖感动的景致,微醺拉长大江身影,写满了山河岁月的无尽沧桑,一剪黄昏,一抹彩霞,一生深爱,一世情长。我用惋惜的心境去追赶,也没有挽留住夕阳的消逝。流年似水,一晃,我来松原已五十个年头了。更感叹流逝的年华。

    夕阳西下,云端间漂浮着缕

  • 墨,从遥远时光走来,透着古朴丰润,宁静清幽。流年烟花落,点点研成墨。书香涤清愁,画润韶华流。触动季节风,拨动岁月弦,从古吟至今,潺湲流年。

    水墨意境,入骨情韵,画外有音,诗意无穷。“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若溪流过竹林、穿小桥,轻轻漾起荷风,环绕着山中居所,伴晚归渔舟,耳边一曲《山野幽居》流泻

  • 无欲的生命,最安静。

    安静,寂静,宁静,恬静很多很多,都是极具质感的词。感受这些情境在哪里?我觉得,真正的静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万相源于心而发于心,深邃的哲理,不单是外界的安静,而是心灵的恬静,是心境,意境。静者心清,顺应自然最好。人越老,心越淡,越喜欢安静。安静的美,是一种滋味,一种深广,一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