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从遥远时光走来,透着古朴丰润,宁静清幽。流年烟花落,点点研成墨。书香涤清愁,画润韶华流。触动季节风,拨动岁月弦,从古吟至今,潺湲流年。

    水墨意境,入骨情韵,画外有音,诗意无穷。“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若溪流过竹林、穿小桥,轻轻漾起荷风,环绕着山中居所,伴晚归渔舟,耳边一曲《山野幽居》流泻

  • 无欲的生命,最安静。

    安静,寂静,宁静,恬静很多很多,都是极具质感的词。感受这些情境在哪里?我觉得,真正的静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万相源于心而发于心,深邃的哲理,不单是外界的安静,而是心灵的恬静,是心境,意境。静者心清,顺应自然最好。人越老,心越淡,越喜欢安静。安静的美,是一种滋味,一种深广,一

  • 美是一种感性,一种感觉,一种境界。美是芬芳的花朵,绚丽的彩虹,让人陶醉。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让人追求。

    欣赏美,是一种素质,一种情感。

    欣赏美,是一种馨香、一种享受。

    欣赏美的作品,在欣赏中发现,在发现中欣赏,在心灵无限的空间中,开阔视野和胸怀,提升层次与内涵,获得智慧愉悦,享受快

  • 不知不觉,季节轻盈的脚步,已涉入了初夏。五月的芳菲,占尽了世间的万般风情。清浅的时光,不露生息地流转着季节的韵,夏摇曳着裙袂含笑而来。市区路旁簇簇的丁香,绽放繁花,招展枝头,映人眼帘。凝重的紫色,成熟的色彩,沉稳灵动,满怀一种热情,抚慰一种寂静,蕴藏一种淡雅,细腻而唯美,神秘而浪漫,清婉而飞扬。年复

  • 《说文解字》说:“家,居也。”家,是亲情的本性。是幸福温暖的字眼。家是我人生的缩影,多少日夜,装满了我的童年、中年和老年。有苦辣酸甜,有悲欢离合,有亲切温馨,倾注着我全部的爱。家对于我有特殊的感受和体会,在我的记忆里有怀旧的情感,灵魂与精神慰籍的结合。打开尘封的往事, 时间印记着家悲怆的故事,凄凉的

  • “可堪残月朦胧夜,最是孤窗寂寞时。”唯美的诗句,总是拨动着我的心弦。清冷残月,虽孤洁,但残美,更有独特风韵。让我油然想起断臂的维纳斯,虽残缺,却充满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演绎着美的真实。残月如钩,充满了冷艳、凄美。纤细弯弓,弱不禁风,隐藏着凄恻哀怨的故事。圆满没有残缺,当然是美好的。而残月有着可贵的真实

  • 四月,触摸 “春”的字眼,是惹人相思的季节。昨夜浓浓的春雨,缠绵而细腻、轻盈而朦胧,将梦润泽的湿漉漉的。清晨起来,我的心情格外好,去中山公园散步,一心想看雨夜杏花的绽放。公园里百亩的杏林,经一场春雨诗意的邂逅,怎能抵住浓浓的万缕盛情,一夜间,凝香绽放。白似雪,清新而淡雅,红如火,妩媚而浓艳,红白相映

  • 四月,是最有情韵的季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得多好。春雨温婉细腻,美妙舒缓,微风裹着泥土温香的气息,跳动着绿的深情和浓浓的思念,也给我带来好的心情。久违的春雨,下得缠绵,下得及时。 偶尔低语,偶尔高唱,偶尔呻吟,偶尔叹息,充满了立体与层次之美。我撑着布伞,独自行走在松花江岸的十里长堤,江两

  • 北方四月,寒意未退,细雨斜柳,青山空濛,怨柳早争春。 山萌水醒,心底悄悄冒芽,一份葱绿,一份温柔,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收集了春的美好,“吹面不寒杨柳风”,让我轻轻的读着文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墨香寄于春风,写下春的文字,把人间深寄于情柳。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到处都有杨柳优

  • 今年北方雪很大,很冷。但复苏的节气要比常年来的早一些。“春分”已过,想必南方已是菜花黄灿灿,蜂舞蝶飞的季节,但北方还是残雪未消,寒流骤降,还有一些尾冬的寂寞,变幻不定的暖寒。用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笔下“乍暖还寒”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

    “春分”给我淡淡的感觉,悄然而至。它刚脱离严冬母体,寒颤颤降临在春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