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集 与 黑 市
说起“赶社会主义大集”,那可新鲜哩!那年冬天,辽宁整了个“哈尔套”经验,然后在全省推广。要用“社会主义大集”,战胜“资本主义黑市”。啥是资本主义黑市?农贸市场是也。
盖县南片的“社会主义大集”设在熊岳城,包括十六个公社二百多个生产大队,近千个生产小队。以一个小队派十辆车
2017-12-19 10:14槐花祭
妈,现在又是槐花盛开的时节了。三年前,儿植在你坟前的槐树已张开了枝杈,洁白的花挂满枝头。呵,妈妈,你闻到槐花的幽香了吗?
妈,三年前的今天,天阴得湿漉漉的。门前那株老槐,正飘洒着花瓣,像下雪。妈,你知道你的灵车开进院子时亲人们悲痛欲绝的情景吗?最先迎出来的是五堂弟德满,他喜滋滋地问:
2017-12-14 10:53剃头匠与剃头房文章
1968年秋,经过两年多战斗洗礼的红卫兵们,尽管有的正负数还没学,
也被冠以“知青”的美称,统统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了。我是农民的儿子,自然捞不到“
下乡”的美称,也弄了个“还乡”的头衔。可别小觑“下”和“还”的差距:“下”仍可上
,“还”是回老家,还往哪儿去呢?
2017-12-08 00:06韶山行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是毛泽东主席1959年6月回韶山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恰巧,今年农历九月十二是我和老伴结婚32周年纪念日。25年是
2017-12-08 00:06村 宴
中国的宴会,论档次,从国宴到村宴,可谓三六九等;论种类,迎来送往、婚丧嫁娶、寿诞乔迁、满月升学,堪称五花八门;论价格,万元、千元、百元、几十元一桌的都有,因人因事因财力而定,量体裁衣。然而,我觉得酒桌上人情味儿最浓的倒是工本费仅百十元一桌的村宴。
这里说的村宴不是指村支书
2017-12-06 10:09打赌
大概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打赌更富于刺激了。大略想一想,几乎所有的事都可以打赌,赌者之众,种类之多,真可谓五花八门。 笔者出身农民,自小在农村长大,耳闻目睹农民打赌的奇闻趣事,每每回想起来余味绵长。最常见的是赌吃,吃什么的都有。我有一位小学同窗,外号黑子,黑子稀牛屎摊儿(胎儿)大,因此
2017-12-06 10:08永不凋逝的琴声
1968年秋,在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中,我们村接收了鞍山市立山区的八十几名知青。在知青进村的联欢晚会上,最精彩的节目当数汪思琴的小提琴独奏曲《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观众大多是久居乡野的农民,别说亲眼看到小提琴演奏,很多人根本连小提琴都没见过。这天晚上,汪思琴一袭白色
2017-12-05 16:44老 伴 的 手
如今,时兴什么“黄段子”,其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听了实在叫人堵胸口:“握着小姐的手,浑身都颤抖,好象回到十八九。握着老伴的手,好象左手握右手,什么感觉也没有。”果真如此吗?我敢说,杜撰这段顺口溜的,不是神经错乱,便是酒后胡诌,不算低级下流,也是喜新厌旧。
的确,老伴的手,也许
2017-12-05 16:43三大舅嫂和她的两个男人
程家三老太太要“抬床”啦!一大早,东邻西舍和本族人便被惊动到三老太太家。大家赶忙给她穿好寿衣,把她抬到寿床上。在农村,把病危的人抬到寿床上,叫“抬床”,死在炕上是不吉利的。然而,三老太太那颗倔强的心脏就是不肯停止跳动,喉嗓间那口气呼啦来呼啦去就是不肯咽下去。就象豆油灯,碗
2017-12-05 16:40梦 琴
在市文联举办的新年联欢会上,一阵轻歌曼舞之后,作家谷风突然嚷道:“下面请欣赏钢琴伴唱《红灯记》,由京剧表演艺术家玉璐女士演唱,钢琴伴奏,农民钢琴演奏家郑老三。”这突如其来的邀请的确让我有点意外,但我还是定了定神,站起身楞装大瓣蒜在口哨和叫喊声中趔趄着走向那乳白色的三角钢琴,然后躬身向玉
2017-11-29 15:11-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