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蟾在代州的生活轨迹探寻

    刘海蟾(生卒年无考),名操,字宗成,又字昭远,号海蟾子,五代燕山 (今北京西南宛平)人,全真派道教北五祖之一,中国民间信奉的准财神。

    民间相传刘海蟾著有《还金篇》《黄帝阴符经集解》》等作品,有嫡传弟子张紫阳、董凝阳二人后传道于世。他一直被质疑是虚构人物,其生平更是

  • 上曲旅蒙商:“复义兴”掌柜梁大汉

    梁大汉,山西代州上曲村(今峪口双徐)人氏。生于清代嘉庆年间。自幼读过三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寒,随父耕田种地。待长到十五六岁,别的本事没有,只一副身板喜人,足足长到五尺有余。只是肚大如坛,饭量惊人。吃饭无需咀嚼,只管一碗碗顺喉咙往肚里里倒。老爹一看着了急,赶紧打发他

  • 代州城隍庙:文明守望的经典呈现

    代州城隍庙北依雁门山,南抵滹沱河,西临广武古城遗址。其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西北隅城隍庙街。并与代县州治衙门遗址东西呼应。

    代州城隍庙,始创于明代,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337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戏台、过殿、大殿和后殿,两侧为东西配殿,城

  • 阳明堡与羊舌叔向的珠联璧合

    阳明堡原名羊头堡,春秋开始建城,宋治平二年改称“阳明堡”。阳明堡作为雁门大地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展示窗口,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阳明堡,作为雁门关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雁门关下第一堡”;

    阳明堡由于大清慈

  • 白露 别样浓情多牵挂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宁”白露,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也是仲秋节气标志的开始。白露至,添秋衣。白露节气,露凝而白,一早一晚形成鲜明对比。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是夏日余威的终结,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更是国人露从今夜白,月是

  • 颈椎病治疗不妨从肚腹“中脘”穴独辟蹊径

    颈椎病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与人们不当的睡眠体位、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的体育锻炼和平素饮食不注意以及受风寒侵袭等因素有关。

    那么,颈椎病究竟和中脘有什么关联?有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生于天地间,阳气足,百病不生。人得胃气则生。在《黄帝内经

  • 形制规整的代州衙署

    代州(今代县),西周时期为古代国之地,秦建县,魏置郡,随设州,清成直隶。代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底三关,咽喉全晋。古城古称广武、上馆、雁门城,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中国古代北境最为著名的边塞军事重镇和南北贸易重要商埠,也是北方历朝州郡道行政之所和政治经

  • 美不胜收的代县秧歌

    代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繁衍着多种民间文艺风格的剧种。其中,秧歌作为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瑰宝,广泛活跃于雁门城乡之间。代县秧歌主要分为唱秧歌、扭秧歌、跑圈秧歌、高跷秧歌和戏剧秧歌五种。

    唱秧歌起初源于坐摊说唱,多以梆子击节,锣鼓伴奏,反映时代现实内容为特征

  • 文人“魂魄”如何安放

    文人通医,由来已久。张仲景在《伤寒论》开篇的序言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文人士子作为中华文字的耕读者和文脉的传承者,讳疾忌医,鄙视中医,动辄以现代医学指标考量自己健康,不悟中国特色理

  • 一双手的活观音

    有一次,汪涵去博物馆清理一尊“千手观音”铜像,发现观音只有998只手。

    不是说千手观音吗?在场众人不得其解。

    送文物来的喇嘛稽首道:“这就是菩萨的智慧。”

    有人继而背后嘀咕起来:少了两只手就少了呗,还说得这么玄。

    这时,汪涵灵感咋现,喟然解释道:“菩萨想表达的是,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