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想到六盘山一行,或因红军万里长征、或因伟人毛泽东脍炙人口的那首词。金秋时节,我随朋友一起,到了六盘山、会宁,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宁夏六盘山红色教育基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穿行2.5公里的“红军小道”,目睹“血战湘江、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四

  • 题记:酷暑追凉,带您体验夏的清凉。

    夏天热,尤其是三伏真热,酷暑难耐,古谚道:“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而我这里向往的却是夏天的那些凉。

    凉风习习,首推空调的凉风,如今夏天没有空调,特别在城市,就像日常我们没有手机一样,受不了。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冬天一炉碳,夏天

  • 早就想写一篇咏春的小文章,无奈近期琐事缠身,不得空闲。然而面对这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繁花似锦的春天,又忽觉空度了光阴,辜负了美好的春光。

    其实春就在眼前、就在身边,你若无心赏春,春的气息就不在。

    春之歌---序曲,春雨、春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春风吹得游人醉。”春雨当之无愧是春

  • 四季更替,周而复始,夏的酷热,酣畅淋漓;冬的寒冷,冰天雪地,人们感受尤为深刻。然而,冬暖夏凉才是人们普遍向往的美好时刻,我想到的还是冬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当刺骨的寒风,吹落挂在树上的最后一片落叶;当变黄的小草灌满白雾雾的霜气,寒冬,真的来了。

    城里人,打开了空调,开足了暖气。如

  • “秋风扫落叶。”早晨起来,路过街道,路面厚厚一层落叶,多有感慨,秋的季节真的要远离了。

    叶子的片片落下,究竟是风的召唤,还是树的不挽留不得而知。但大自然的神奇,四季交替真是魅力无穷。

    小时候,农村孩子,落叶的时候,正是辛苦的时候,耙耙、背篓,叶子一堆堆往家里背,它是农家生火做饭、取暖烧炕的上

  • “早上立个秋,晚上凉飕飕。”,初秋的感觉真好。

    今年的伏期特别热,酷暑难耐的人们掐着指头算着立秋的日子,像一种向往、像一种盼头,秋天终于来了。

    “不觉初秋夜渐长,凉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唐代孟浩然细腻的描绘了初秋的景象。凉爽是人们对初秋的第一影像,刚从酷暑缓过来的人

  • 引子:

    父亲年愈八十,乡村退休教师,在我们乡镇里,甚至方圆几十里的县里,学生弟子众多,可谓桃李芬芳。父亲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仍不忘初心,感恩新中国,感怀党和国家培养教育,常使我心生感动。我曾陪父亲乘高铁、坐地铁、上网、打手机,感受时代的发展,父亲同时目睹乡村精准扶贫,常感慨当今时代的美好。我鼓励

  • 夏日的六月,骄阳红似火,太阳照耀之处就酷热一片。而比这更热的是高考邻近,千万家庭家长和莘莘学子的火热激情;也还有北方地区农家麦收搭镰的繁忙季节。

    儿童节刚过,多少走过半百的成人眼馋童年的无忧无虑,依然不忘已失的童年;满目青翠的绿中,已孕育出成型的果实,夏荷初长成,夏日的布谷鸟“算黄算割”的焦灼叫

  • 一年之季在于春,自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浓墨重彩描绘过,不必多说。而我这里要说的也许是春天之外的事情,可能与春之韵,离之较远,但也不失为春之感怀。

    春雨、春风、春花、春阳点缀着春天的优美的旋律。

    当风和日丽、姹紫嫣红,置身于花海之中,你能不产生出外踏青的冲动,能辜负这暖暖的春光吗?

    当春

  • 如今,干什么都有套餐,快餐外卖有套餐、上网流量有套餐、买保险有套餐、理财有套餐、伺候月子的月嫂有套餐、健康体检有套餐、观光旅游有套餐、考驾照有套餐、购房首付有套餐、婚庆公司有套餐等等……套餐无奇不有、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其实套餐,原只指一整套的饭,后来也指一系列的活动等。套餐就是卖方为了取得长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