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高考的日子。

    每年的高考究竟牵动着多少莘莘学子、牵动多少期盼的家庭,谁也说不清,考生能统计,牵挂的人谁也说不清,因为它是一个社会现象,或金榜题名、或名落孙山,总之十年寒窗苦读,有了交代,其实路在脚下,人生的成败不在于一场考试,其结果不必过分在意,高考经历的就是一个过程。

    时光如梭,岁月

  • 眼看就要到六月份,芒种一过,在关中平原,自东向西,田野一片金黄,天空中不时传来“ 算黄算割”鸟的阵阵叫声,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来临了。

    童年记忆夏收中, “远也黄,近也黄,遍地麦穗翻金浪,社员们排成行,手拿镰刀收割忙。” 、“算黄算割,老婆缠脚”、“麦黄谷黄,绣女下床”,时令到了,庄稼人不分

  • 还在津津乐道春天的踏青赏花、还在回忆春游的美好收获、还在品味春食野菜的香味,初夏的感觉就来了,“热”立即感觉到了,随着五一刚过,城里,街上多了少女少妇飘逸的夏裙,多了少男俊男的短衫,空中不时鸣叫着清脆的鸟儿,花间纷飞着五彩缤纷的蝴蝶,春捂的老人顿觉热的感觉,毫不犹豫脱下罩装。

    北方的乡野在初夏最

  • 引子:入职不久的儿子的撰写的工作感受,读后我充满喜悦,见证了其成长,深感欣慰。今附后,权且我们父子二人的生活。

    五月梦想—那年的少年与火车

    题记:

    20年前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铁路家庭,初次相逢,结识了铁路。

    20年来的耳濡目染,理解了铁路,儿时的记忆和如今的畅想,汇成梦想。

    20

  • 小时候,我生活在故乡,背靠北山(乔山),面临渭河,远眺南山(秦岭)。常在作文中引用“秦岭起舞,渭水歌唱”歌颂自己的故乡;也有俗语讲天气,“南山亮一亮,北山不敢强。”来形容雨后天晴,气候的变化。

    参加工作后,有幸生活的小城就在秦岭脚下,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的西端,每当雨后,秦岭山峰便格外清晰可见,而

  • 乡间的小路通向远方,多少人梦寐以求,望眼欲穿想立刻从小路走出去,看看多彩的外面世界;又有多少人急匆匆踏上乡间小路时常归故里,小路牵着村庄,载着乡愁。

    通往我的故乡的小路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过去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父辈就走在这路上。小路的东西周围是碧绿的庄稼,宽阔平坦突显关中道的独特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的名言警句枚不胜举。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增加厚度和宽度,世人皆知。我崇尚读书,但不赞成死读书、读死书,成书呆子。

    我对读书的热爱,或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或许是因为父亲是乡村教师,经常

  • 如今,踏青赏花品尝野菜香也是城里人一种时尚。每年自立春开始、清明前后、五一节左右,随着迎春花开、柳丝抽绿、桃花李白、油菜花黄,踏青赏花的人们如采花的蜜蜂一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春风惹得游人醉”,而春天,品味野菜也是必不可少的。

    童年的记忆里,春天的农家野菜可不是缺物,它裹着春雨后点点滴滴晶莹

  • 我对茶的初认识,可以追溯到好多年以前 ,那时我还是毛头小伙,二十刚出头,有机会在信阳学习几个月,结束时,朋友介绍我带回当地特产茶叶,由此我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茶在乡下,就是招待亲朋好友的日常品、上等品,农村人红白喜事,除厨艺安排外,设专人供茶水。娘家的老舅来了,妈就讲“给你舅熬茶。”姑家表兄来了

  • 随着迎春花开,桃红柳绿、油菜花花开、槐花盛开,春天由早春、初春、到春色满园,人间一片春天的盛景。

    小时候在乡村上学,路边的油菜花开放,倒不觉得什么,它就是一庄稼。偶尔,见小媳妇、小丫头,围着小蜜蜂的追逐,手持小黄花嬉戏逗乐。庄户人对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的欣赏,远比不上城里人的疯狂,他们更看到的是丰收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