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巢家乡
文/张朝林
(一) 路宽人稀
家乡是个小村庄,顺坡底而建,一条宽阔水泥大道穿村而过。
家乡小村庄,成了一个空巢村子,走在故乡的村道上,行人寥寥,村子里的壮汉子,都到外面创业去了,有的全家外出,留下一个空荡荡的院子,掩映在树林中,剩下少得可怜的村人,大都是孤寡老人和妇女了
2016-05-05 14:56美石
文/张朝林 办公室王君,暇走月河,得一石,状如山,色圆润,质坚硬,络清晰。我们皆叫绝。王君如
获至宝,喜上眉梢,小心擦拭、打油,一活脱脱
2016-02-20 22:42童年的甘沟弯
文/张朝林
童年,是外婆喂养大的。
外婆的甘沟弯,是我童年的摇篮。
(一) 春梦
甘沟弯,是个干沟,四季中,只有夏季才有浅浅的小流匆匆流过。
东西,是两脉南北走向的丘坡,两坡夹出的就是甘沟弯。外婆居西坡。西坡外,是蓝天,蓝天下,是大川。那次一架飞机从北向南飞去,
2016-02-20 22:39安康的山水
文/张朝林
(一)美山
安康多山,每个县区皆有名山:宁陕的秦岭,巍峨蜿蜒,气势盖世;镇坪的化龙山,挺拔峻秀,气象非凡;汉阴的凤凰山,起伏连绵,传奇生动;岚皋的笔架山,高入云端,历史厚重。这些山,一座拉着一座;这些岭,一脉网着一脉。山皆绿山,山生翠林;山因林而俊美,林因山而深秀
2016-02-20 22:30做豆腐
文/张朝林
记忆中的年味之四
母亲在薄壳壳地点上黄豆子,待到秋天,能收上三五升黄豆子,这三五升黄豆子,母亲留着过年用——一升涨豆芽,两升用来做豆腐,在那个缺油少肉的年代,豆腐是最好的副食品,我们把它当肉吃。
母亲精心挑选豆子,浸泡在清水里,待豆子发胀,就可以磨豆腐了。院子头有
2016-02-13 22:40打扬尘
文/张朝林
记忆中的年味之三
过来小年,就开始迎接大年了。迎接大年,啥都要“新“的,母亲给父亲和我们姊妹五人,买了新衣、新袜子、新鞋子、新帽,唯独她自己没有,我们心里不平,嚷嚷着,母亲却说:”我灶前灶后一把的,穿那新衣服干啥?我那旧衣服洗干净,也就是新的啦“这就是我的母亲,朴实而
2016-02-13 22:11寻石
文/张朝林
吾爱汉水之奇石,爱之形绝、色丽、纹美、质佳。汉水之奇石,乃自然孕之,长河磨之,时光溜之。汉水之奇石,远古也许是山,是磐石,它们在洪流中冲击,在岁月中滚磨,在撞击中分离,在沙粒中磨砺,成为奇形怪状的石头。它奇在自然、奇在天成、奇在任凭思想、奇在以美感人。
一日,汉水隐退,
2016-02-08 22:40炸年果
文/张朝林
记忆中的年味之五
随着村庄里此起彼伏“咚咚咚”爆米花声音,甜甜的米花香味弥漫整个村庄,年味愈来愈近了。
秋天收玉米的时候,母亲精挑细选十几穗玉米棒子,挂在楼顶上,听到村里爆玉米花炸响声,母亲就取下玉米棒子,剥好,淘净,晒干,让我们提去爆玉米花。
除了爆玉米花,
2016-02-03 23:17大雪纷飞祭恩师
文/张朝林
李春义老师,是汉滨区教育的导师。退休17年,依然发挥余热,奔走在安康市一区九县的学校,辅导、讲课、讲座。如今,他去了,我悲痛,我伤怀——这是我辈的损失;这是我们当地教育的损失。
今天,他去世快一年了,在他去世的时候,我没能前去悼念,至今依然心中愧然——因为,我
2016-02-02 11:54雪吻牛山
文|张朝林
李君电话曰,牛山坐雪,路难行,劝君择日攀之。张君曰,有雪更好,无限风光在雪峰。于是,相邀众朋,爬山而行。
山下晴日。山道弯弯,密林相伴。入山腰,便见雪花点点,轻轻落飞,宛如柳絮,或斜或横,入土即化。山林及枯草,皆无附雪。
山道俞攀俞高,雪花俞飘俞密。但见银蝶飞舞
2016-02-02 11:51-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