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的城区很分散,这一片,那一片,互不相连。这是因为开矿形成的。哪儿有厂矿,就在哪儿建火车站,因而铁路线密布交错在城乡之间。
小时候看到一列列满载煤炭的火车呼啸而来,隆隆而去,伴随大量的煤灰飘散在空中,因而周边都是灰黑灰黑的。
过很长时间,绿皮的票车才会来到,开得也很慢,走走停停,行进中接连
2023-08-15 10:37小时候家属区是一大片平房,每每穿行其间,那些纵横交错、曲里拐弯的小巷道里,嘎吱作响的木门半开半掩着,房子低矮处,一伸手就能取下一块砖或一片瓦。
在边缘的地方,一段段斑驳的围墙和探出墙的瓜果、以及簇生在墙头的杂草,让人联想出聊斋里狐狸精出没的荒郊野宅,有时在这围墙边静静的等待,还能听到里面传出欢笑
2023-08-08 09:41在传言地震的时期里,家家都在门口搭起了防震棚,大人小孩都关注天象,留心动物的异常行迹等这些地震前兆。
白天在屋里,晚上就挤在防震棚里,一开始很新鲜,过段时间就受不住了。有时就试探性地回到屋里,睡得也不踏实,门窗大开着,一有情况就好往外跑。
久等地震也没有来,时间长麻木了,人们就陆续搬回屋,防
2023-07-31 09:28现在的十涧湖路原来是一大片耕种区,到处是水沟和池塘,水草茂密,清澈见底,随处可见鱼鳖、虾蟹,还有黄鳝、泥鳅和蛇,都叫它“老鳖塘”。
在池塘边驻足稍长时间,就会发现,不断地有老鳖从水里把头露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只要在池塘边转一圈,就能知道这个池塘里,大概有多少只老鳖。老鳖喜欢晚上迁徙,总是从一个
2023-06-29 16:24夏天如期而至,热风席卷大地之时,炎热让人烦躁。驻留在池塘边,无风也会感到一丝微凉。
多大的池子养多大的鱼,有多大的台子就唱多大的戏。水中的鱼,三五成群,有时又汇成一大群。丢下一小块面包,它们一下子集中在了一起,争得你死我活的,搅得水花四溅,过后又游在了一起,有落了单的,还急匆匆地寻找伙伴。
2023-06-12 17:08八十年代外国电影都是经典,其中《神秘的黄玫瑰》、《追捕》、《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都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
“我是黄玫瑰,消灭他”,“多么蓝的天啊!一直往前走,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啊朋友再见”,“可惜啊,真是一座好桥!”“谁活着,谁就看得见!”“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这些话至今记
2023-05-16 11:02小时候的门前屋后,大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到三国水浒、神话聊斋时,小孩也凑到跟前听一听。一些妇女们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谈笑间拉近了距离,也能让谁身败名裂。
小街和房道间,出没着化缘的、瞎子算命的,有乞讨的边敲边唱,有的拉二胡打竹板。听大鼓书的地方人最多,小孩都围坐在最前面。人越多说大
2023-05-08 17:31很小的时候,夏天里到处传来蛐蛐、油葫芦的叫声。随处翻开墙角的砖石和草堆就能看到。墙缝里的蛐蛐不好捉,晚上电筒照到它,也不退缩,依然支棱着两根触须在傻叫。
蛐蛐独居好斗,小孩们都爱玩。活动在砖石堆里的一般都有力,花草里的比较弱上不了场。草丛中零星的萤火虫,发着亮光又飞得慢,比较容易捉。
听到外
2023-04-26 17:16小时候,穿行在家属区房道间时,随处看到门口屋檐下摆放咸菜大缸和酱豆坛子。
咸菜是把辣菜洗好晾干放进大缸里,撒上盐,最后上面压上一块石头。酱豆是把黄豆洗干净,蒸熟后捂出霉来,放在太阳底下曝晒,坛里的霉豆越来越有味了。
咸辣菜拌豆干丁抄,夹着馍,揪下来一小块馍或饼蘸酱豆或拌着面条,都能吃得有滋有
2023-04-06 15:32小时候的机厂、李二矿和一些大院的围墙都不太高,除了大门,还能找到围墙缺损的地方,方便进出。任民同学个子虽不太高,但很结实,几个比他高的小伙伴,都没他有劲,翻爬动作很麻利,让人佩服。想不起来为什么都喊他“老黑”。那些小心地爬在墙上,慢慢挪动的人,会被小看。
大人们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好的是,也不管
2023-03-06 17:20-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