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董桥谈民国风范

    同事给我一本《董桥七十》,是董桥先生的散文集子,读来感觉大美,如乡下老太太把好东西藏起来慢慢吃,爱不忍读,每次只读几篇细细的品味。

    董桥是谁?书中不介绍,我也不多问。《董桥七十》是董先生七十岁出的集子,由此可知先生与上辈年龄相仿。从先生文章约略可以了解先生生于民国,求学于台

  • 哭 嫁

    哭嫁,这个词年轻人很少听到过。这是旧时的习俗,在女孩子出嫁前,女孩子或家人要哭上几回。哭嫁习俗地区不同,形式也不一样,在我老家是母亲抱着女儿哭,有的地方是姑娘自己哭,如果不哭,会被讥笑没有教养,甚至要遭母亲痛打。我老家只在出嫁当天哭,有的地方最多要哭上几个月,还有许多繁文缛节,哭嫁竟然

  • 草原牧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撩动多少少年的心,这歌也引发人们对草原牧歌式生活的向往。有时也想“……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可惜生活在江南,草原遥不可及。

    2009年9月去呼和浩特北部的大青山草原,有些失望,草稀稀疏疏的好似中年人的谢顶。去年7月去内蒙

  • 打凼村游记

    到打凼村,我首先就是一愣,“凼”这个字怎么念?当地的同学知趣地介绍念“dang”,与上当的当同音,小水塘的意思。打凼村在贵州的安龙县,离县城约十余公里,这里是布依族村寨。

    村寨被一条溪流抱着,有小桥与外相连。滚水坝将溪水蓄积起来,大部分水从坝上翻滚而下,一小股水被引进一条小沟,流

  • 安龙印象

    安龙是贵州的一个县,与云南、广西三省交界,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受安龙的同学邀请,暑假带孩子来了这里。

    同学介绍说安龙是荷都,我暗想江南水乡,村村有水塘,凡有水塘就有荷花,而这满眼都是山,种庄稼都要见缝插针找地方,哪里来那么多的水田种荷花?安龙是古夜郎国属地,莫非有夜郎国自大的遗风

  • 从农业谈创新

    从农村出来的人都知道农作物的收成、品质与品种有直接的关系,品种可以决定收成及品质。从事畜牧业的朋友也告诉我,肉质的好坏在于品种以及养殖方式,因此,农业生产品种很重要,创新工作重点应围绕品种展开。

    我国农业在品种方面的创新显然不足,到目前为止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的新品种

  • 留给孩子的记忆之“猫戏”

    日本老旧的文学作品不多,夏目漱石先生的《我是猫》以猫的视角看世界,颇有些趣味,可读性比日本古代紫式部女士写的《源氏物语》强了好多。

    农村老鼠多,外公很喜欢养猫。有只母猫一直没有生育,好不容易生了,却只有一只,猫一胎可以生四五只小猫,在老家有个很牵强的说法,“一龙二虎

  • 看雨

    孟庭苇的歌唱得好,《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歌词也很优美,只是稍嫌忧伤。我喜欢看雨,傻傻地看着雨在下,心里悠然而生恬静。

    大体上北京是少雨的,不过北京的雨下得却很任性,扎堆在夏季几个月,入秋后可以连续半年滴雨不见,而夏天的雨有时会下得很滂沱,2012年7月21日一场特大的暴雨淹没了北京城,造

  • 留给孩子的记忆之“捞虾”

    几家相约带孩子一起去怀柔玩,在北京难得有一弯清水流过一滩碎石,水浅且平缓。水里有青蛙有小鱼也有小虾,父母们纷纷买 网抄和小水桶和孩子一起捞虾玩。

    我小时候还是赤贫的年代,物质极为匮乏,温饱都是问题,孩子们很小就会想着法弄吃的。江南水乡河流、小溪、湖泊、池塘遍

  • 学贯中西

    什么是“国学”?在国学热中这个问题总让人好奇。在网路上选购了一些看起来是“国学”的书看,内容是拼凑的,书名随意取的,无法看到国学端倪。

    读梁任公的《新民说》彻底颠覆了老师灌输给我“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的观念。梁任公在《论国家思想》中讲到:自汉末以来,中国黄河以北有一多半的时间被异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