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印桥灯饰喧哗,映得一条江都是七彩的光,满满盈盈。夜渐渐地深了,从珠江边进入东湖。贴着水面的九曲石桥在朦胧的月光下映着莹光,呈在眼前,象条浮桥。两侧的荷田在刚刚关了路灯的公园里反而突出来了。风一过,荷叶翻滚着灰白的浪。我闻见了荷叶淡淡涩涩的清气。索性坐在矮矮的石桥墩上。才发现荷叶的高其实是大大地超出

  • 今天去星海园。

    星海园就是冼公冼星海的墓园。前面是园,中间一侧是纪念馆,最深处是墓。

    墓道前巨石挺立,如屏。向外一面,有领袖题词,如刀如劈。向里一面,记了冼公的生平、成就和精神。

    我远远地就鞠了躬。再拾级,在墓前肃立,再鞠了躬。

    有两个人高的头像石雕,可以瞻仰,同时让人感到亲近。冼公

  • 作为牛的几点必要说明

    /

    如果有足够权力

    我要改造牛的吃相

    让它不必吃带土的水草

    不必不停地反刍

    好让它在劳作之余在吃这件事上不用太费神

    /

    我要让农夫扔掉牛鞭

    改变大声吆喝的习惯

    让他们懂得同为劳动者

    都是多么不易

    /

    我要改写牛脾气这句话

  • 一个盲人的天空

    /

    摸不到的都是天空

    除了老母和半间斜屋

    一只猪,一棵柿子树

    /

    天上有风,有雨雪,雷电

    有炙热、冰冷

    日夜一片混沌

    /

    天上有梦

    夜里所见

    都从天上来

    /

    天空或许是眼睛

    有了眼睛就有了天

    /

    天空或许是唢呐

  • 音乐三记

    我最早有记忆的乐器是泥哨。家里来了客人,就会给我们买些包成三角形的小爆米花,里面时常夹着一把小泥哨。我们就高兴地吃着吹着,吹得整把泥哨都是口水和爆米花碎。那欢乐混着些泥土气味,在湛蓝的天空与灰褐的巷道里呖呖、咽咽。我光着脚光着屁股依稀觉得:好听的声音是从身体里发出的,要通过泥土

  • 回乡偶书

    我十几岁时到广州读书,经常会坏在半路的汽车在冬天里即使把窗户关了,也会有呼呼的北风整个晚上往我身上钻。一路灯火很少,汽车象行进在黝黑而颠簸的海。但我那时却有少年人离开家乡的莫名兴奋。

    一下到了中年。我越来越觉得我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乡村人。越来越觉得人其实像作物一样,是从土地上长出

  • 好的诗人象好的诗一样

    大诗人杨克要来农民工博物馆讲诗。我们都不敢相信。外来工篮球协会会长、诗人、作家、诗友会发起人贺翰在群里讲,我们都很紧张,不知道怎么接待这位诗坛大腕。扛过几年枪的“贺帅”只在活动上见过杨老师,这次邀请也仅仅是他公事私办,发了一条短信就搞定!一个官居广东作协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

  • 我缺席一场聚会

    1

    所以

    就不停地说服自己

    我突然想起

    我好象昨天才离开家乡

    可是

    我用了三十年的时间

    都没有调整好

    回家的姿势

    2

    所以

    我又安慰自己

    都是因为会离开 才要相聚

    就象三十年前 因为相聚了所以才离开

    聚会的镜像

    确实

  • 后山

    元旦坐高铁回家。第二天去看外婆。九十多岁的外婆蒙头盖面,酣睡在小木床上,象个婴儿,头发上泛着温热的气息。我不忍打扰,于是索性从外祖母所居的这座建于明代的古城池西出,去看看我上初中时的母校。

    待就要到学校的时候,看见一条小土路,就转念循小径迤逦北行,来到早日午读的位于学校后面的山坡里。{

  • 精进的人

    奋斗到最后一刻 倒下

    才记起

    还没有想好奋斗是为了什么

    /

    大爱的人

    爱尽了宇宙中的尘埃 到后来

    都不知自己紧紧怀抱的

    有白兔也有恶狼

    /

    从来没有过完整的思考啊

    因为没有人来得及告知人们自己最后一刻的真实想法

    也没有人记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