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帕乌斯托夫斯基《一生的故事》有感
有位中学地理老师,他有一些细颈玻璃瓶,里面装有淡黄色的水。每个瓶上都贴有标签,分别显示着水的来源,其中有密西西比河、泰晤士河、亚马逊河、尼罗河、密歇根湖、地中海等世界各地的江河湖海之水。
但这些瓶中水,无论怎样看,都是同样颜色,平平常常,毫无引人之处。可
2018-05-20 15:25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从浙东小镇转学到上海读初中。学校处在天平路广元路口,那里距市委家属大院不远,不少干部子弟也在该校就读。在校园里,若能看到身着军便装,头戴旧军帽,肩挎草绿书包的学生,十有八九是这个群体的。那时候,身穿旧军装,是这些干部子弟的标像。他们中有些人也像影片《芳华》中的郝淑雯那样,俯瞰众生
2018-05-02 21:37重逢新绿的日子是欢愉的。虽说如今对春的感受已不同于早年,但在万物欣欣向荣,蓝天尽展明朗笑脸的季节里,我心中的写作热情也被唤醒。尽管,诗已写不出来了,那就来随笔聊聊春吧。
咏春的诗文
自古到今,咏春的诗文,可说是卷帙浩瀚,让人觉得春已被写尽。但每当桃红李白、莺啼燕舞的季节重返大地时,那翠碧连天
2018-03-18 18:28初读梁遇春的《泪与笑》和《春醪集》,我还是在高中时代。那时,虽说很佩服梁的精彩文笔,但对他描写的世态人情,我却一知半解。其中《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便是明显一例。
其时,我有些看不懂,情谊本是美好的事,为何会被他写得如此复杂痛苦?难道人的感情就该被这般游戏,这般折磨?所以,对梁命名为‘Sent
2018-03-05 13:47上周末,我去看望年近九旬的父母。才走进小区,就听到有手风琴的声音在阳光下轻快地流淌。循声望去,我注意到那旋律源自于父母家所在的旧楼,我不禁想到,这不会是音乐老师退休的父亲在演奏吧?但转念,又觉得不太可能,如按这首曲子的节奏来说,就是由我来演奏,恐怕也吃不消,更何况耄耋老人。正在猜想中,一曲已止,琴声
2018-02-17 19:10——读帕乌斯托夫斯基散文《雨蒙蒙的黎明》有感
梦幻般的故事,牧歌似的遐想,纯情善良的人物,精彩细腻的文笔,概括了我读帕乌斯托夫斯基散文《雨蒙蒙的黎明》后的感想。虽然,这个故事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感觉,但若把这篇散文当作抒情诗来读,也许就能陶冶在其中了。毕竟,抒情伴随着浪漫遐想,遐想中寄寓着作家的美好
2018-01-13 11:22这几年,你感觉江南的冬天,是越来越缺少寒冬的味道了。虽说节气早已过了大雪,但大雪的影踪在哪呢?如今,要想重温以前的那种雪天况味,也许,只能在记忆深处里,或是到诗画意境中去体会了。
在你的记忆里,只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下的那几场大雪,那才真正的有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寂寥意境。那些年,每当
2017-12-26 13:22在热浪蒸腾的夏日午后,倘若你恰好驾车路过温州的永嘉路段,建议你不妨驶离高速,去该县境内的省道或是县道走走。这样的选择,是不会让你失望的。在那里,景随人移,人随景醉,你会欣喜地发现,在这片宁静的山水之间,竟处处都是引人入胜的佳境,让人美不胜收,赞叹不绝。
那是七月下旬的午后,我驾车沿S35高速回萧
2017-08-24 13:28每次去香港办事,在完成任务后,我有兴趣逛的地方,就是香港的旧书店。所以,几年下来,按图索骥,我差不多逛遍了位于西洋菜街上的同类书店。逛得多了,自然会有了解,有了了解,必然会有比较。因此,如果让我选一家印象较深的香港旧书店,那应该是位于好望角大厦十六楼上的新亚书店了。
我喜欢这家书店的缘由,除了能
2017-08-13 21:57在春天的百花中,我不清楚,油菜花是否也算一种?随着冰雪的消融,随着潇潇春雨的来临,这些曾经毫不引人注目的细细花蕾,仿佛在一夜之间骤然盛开了起来。在晴朗的早晨,你走向郊外,无论是在农家的房前屋后,还是在阡陌纵横的田间林边,你都能看到油菜花盎然的笑脸,是那样地明朗,那样地欢欣。我想,在万物苏醒的季节里,
2017-04-15 22:25-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