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某天,他来我们公司办事,在门口遇到了我司新人王双,这女孩带着他进来大声说道;“‘范骗’来啦!”大伙先是一愣,接着就“轰”地笑翻了天。
王双入职不久,她以为“范骗”是他的名字,不晓得那只是人家给他取的绰号。他是苏北一家私营拖鞋厂的老板,大名范志高,三十来岁,胖胖的脸上写满了忠厚老实;他个头
2020-11-28 15:10江南的古镇,有好多让镇上人乐道的地方。比如老墙、古宅;比如小河、轻舟;比如古风犹存的幽幽小巷、饱经风霜的弯弯拱桥……类似这些引人注目的景物,虽说我还可以列举不少,但我现在要说的,是古镇的老墙。
古镇的老墙,尽管有许多已被岁月剥落得斑斑驳驳,但它们的墙体依旧坚实,依旧是构成古镇景观的基本要素。所以
2020-11-03 15:41车子经过乡道旁的一处苗圃,我见其用竹篱笆绕园、竹木条做门的构建颇有些古意,遂引起了探幽的兴趣,于是,我便请同事把车停在了苗圃的边上。
下车后,我沿着两边竹篱夹道的泥路,独自走近篱笆并朝内张望,但见里面翠碧的树丛间有几只散养的土鸡在闲步;另有两只鸡笼歪斜在土垅上,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摆设;那园内的花草
2020-10-13 15:44那天下午,在细雨中,我撑着伞沿着三台山路慢慢走进了西湖边的浴鹄湾。在这处游人稀少的僻静地,竹篱花草临湖,古树老藤苍郁,一座长长的霁虹桥安逸地卧在湖面上,连起了一条从三台山路到杨公堤的冷冷幽径。
人行其中,悠悠然,赏莲荷柔姿;欣欣然,听雨打芭蕉;或凝望孤鹄展翅雨空;或细数游鱼逍遥水底……这静美的浴
2020-09-07 13:10堂弟从老家来看我,闲聊中,我问起,如今在村边新闸河里洗澡、玩水的人还多吗?“谁还会去那里浴澡、嬉水。现在看不到一个人了。”他的回答,既在我的意料当中,又出乎我的想象。堂弟很是感慨以往那种快活戏水的情景已不再;我也同样怀念往昔在老家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水的开心时光。
老家属典型的萧绍水乡。以前,一到
2020-08-19 10:23我们常听有人说起;去赏花,赏树,赏山,赏水…… 却很少有人提到“去赏苔”的。也许,在今人看来,像苔藓这类随处可见的“至贱易生之物”,是没什么亮点值得去欣赏关注的。然而,话虽这样说,但若你来问我,苔藓有什么好欣赏的?那我就想告诉你;苔,是一首意境幽美的诗,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是一种怡然自乐的生命感悟…
2020-06-17 09:35三十多年前,我和几个年龄相仿的文学爱好者曾先后办过两份油印刊物,一个取名《道道》,另一个题名《春花》,前者是我们几个文青自费办的,后者是我所在鞋厂的团委让我们办的,若用豪情些的话来讲,“这是团组织刊物”。
这两份用蜡纸手工刻写油印的文学刊物,尽管样子显得不够大气,但在近三年的办刊期间,倒也吸引了
2020-05-11 09:31前些日子在整理资料时,我无意中翻出了一张晶晶的照片。看到照片上标注的日期,我想起那是二十一年前夏天给它拍下的。晶晶是我在那时收养的一条京巴小狗,给它取名“晶晶”,是因为它那对亮晶晶的眼睛。
说起晶晶的来历,它和我还真有点缘分。它原先的主人是我公司早期办公地附近的邻居。女主人是个上海知青,因我也在
2020-04-26 16:52按常理来讲,谁都不想在脸上留有疤痕,但也有例外的,在近半个世纪前的上海,就有不少学小提琴的年轻人会将其左下巴的疤痕视为一种荣耀。
何也?按我那时的工友梅海生的说法,这是会拉小提琴人的标识,若按高雅些的说法,那就是文艺青年的身份象征。当然,对不知道小提琴为何物的人来说,这淡红色的疤痕就失去其特殊的
2020-04-09 20:16儿时涂鸦我喜欢画柳。那是因为柳树的易画,只需寥寥几笔即可成画,再者是因为柳树的寻常可见,在村道旁,河塘边,墙门外,篱笆内……随处都能看到“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垂柳。虽说也常能看到苦楝树、冬青树、水杉、梧桐等等的树木,但我觉得,这些树都没有柳树来得好看与易画。
柳,不像其它树那样,常以高大,挺拔,或
2020-03-31 11:08-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