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油菜花黄》之艺术秘境
文菡萏
小说和散文是不同的,散文注重的是心境,也就是心理环境的抒发和描写,不管题材如何纷繁,表达形式如何变化,天马行空也好,针脚细缝也罢,反映的都是你内心的认知、审美、价值观和柔软度。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更好地感知一个写者心理环境的优美和健康。而小说往往更注重于背景
2016-10-21 10:39熊熊和她的城市
文菡萏
雨滴筛过的天空是澄澈的,池水也清,看得见底部青石拼起的花纹。我和熊熊坐在潮湿的石矶上吃包子,她伸着小嘴不停地要着,我把皮揪下来,一点点喂她。身后油绿宽大的芭蕉恰巧从头顶拥过,除了细碎的鸟鸣,一切都是安静的。静到孤独,静到只剩下并排坐着的一老一小的我们两个。
包子是
2016-10-12 10:44最轻的水
文菡萏
走出医院,步行回家,热风围堵,每个毛孔都不能呼吸。人轻飘得如烘箱里的一枚焦叶,除眼睛,手、足、头发和裙子已不复存在,机械中,随着漫下的黑幕和霓虹的车河,一起往前移。
进家已是九点多,浏览微信,发现朋友拍的云不错,便随手敲下几个字:“最轻的水,最柔软的抵达,无法书写,就像
2016-09-20 10:40片 片 梨 花 白
『文字:菡萏』
同学是不能老的,也不能庸俗,是心底的梨花,纯白纯白的,寂静地开着。不要轻翻,最好能如当初样齐刷刷地坐在那。
在深圳时,我去接秋,提前两个小时到达,穿了好久没穿过的高跟鞋,站在深圳东站的接站大厅,盛装以待。秋出来后,拉着我的手,眼泪一个劲地在眼圈里打转,
2016-08-13 11:03穿身而过
文菡萏
住乡下时,每次写东西累了,都会起身,透过爬山虎垂下的枝蔓,望着窗外宁静的湖面。那是大自然最干净的展示与信任,亦如一片绿叶的掌纹,不仅有滴碧的青翠,宿夜的雨香,更是每根脉络延伸至大海的深邃与平稳。又如倾城的诗,溪水流过溪水,大海穿于身上。那样温柔的裹挟,轻软的包围,以及漫过发
2016-08-01 10:09看《草根》一二部,是去年十月份。正秋风乍起,橘黄柿红,手边的故事便和窗外的景色样,多层次蔓延开来。一夜读完,非常过瘾,意犹未尽之余,便于饭桌前与家人津津乐道。
这是一部超写实自传体小说,细微至每个毛孔都充满真实,又极具精神层面的维度空间,同时也是一部家族兴亡史和时代变迁史。其中囊括方言俚语、民谣
2016-07-27 21:46另一把轮椅
文菡萏
六月的海风是软的,如脚边次第开放,宛若繁星的四叶花样,都是大自然这块画布皴上的神来一笔。认识姚丽容大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她是坐着轮椅来的,从江西。
她叫绿草,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大地上奔跑的孩子,只不过,累了休息时,她选择了另外一把轮椅,那就是诗。
她平静,
2016-07-21 17:59红楼里的真与假
菡萏
连日有雨,澹澹而落,把一个糟糟市廛下得山野林泉一般,静极幽极。无事安眠,闲听红楼,亦有戚蓼生所言捉水月,只挹清辉;雨天花,但闻香气之妙。
红楼崎岖,云深雾绕,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读来不易。不厌者,于晦涩处丢过亦是常情。然脂砚一再咛嘱,凡真假梦幻处,皆系紧要之笔,能领
2016-07-07 17:47母亲的颜色
文菡萏
母亲回来前,我去收卫生。午后的阳光淡淡斜进来,房间镀了层金。撤下单子,拉下沙发上的蒙布,像个电影的慢镜头,我按部就班地做着这一切。这是我第一次为母亲做清洁,在这四十余年的光影里,好像都是母亲一直帮我做,在那不停地帮我做。
母亲干净,家里难得找见一根头发,厨房的窗户擦了
2016-06-13 15:58红楼豪奴
文菡萏
说下赖嬷嬷。前几日读贴,见有人称赖嬷嬷为陪房出身,且呼声很高,故啰嗦下。
对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贾府足大,算艘航母。具体多少人,不得而知。五十二回,坠儿偷镯回,麝月在与坠儿娘的对话中涉及贾府人数,说:“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如果此
2016-06-12 16:28-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