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从年少时对诗词的痴迷,十二钗的喜爱,到后来延至每个人物每处场景,纳入人性范畴思考;不仅是自身审美的提高,更是对生命深入体察,对作者包容心胸敬畏渐深的过程。生活中不会有人和我谈红楼,即便有也是影视剧那点边角料或胡猜乱疑之类,触及不到那片孤独的海域,所以我常缄默以对。曹侯写红楼是有情的,他泪下,
2017-04-22 16:19音乐对我是法外开恩,总有那么点奢侈。不懂音律,却有几分钟情,这便是恩赐。音乐是海,你的水域需要她更深情的包围,它是你心头散开的发丝,闭目、依偎、沉沦,无边的蔓延。她隐在你的窗帘之后,从遥远的天界,深处的灯火,地毯的一端,百合花盛开的梦中,丝绸般一波波涌来,那些晶莹剔透的泡沫,轻拍着你的案头床榻,漆落
2017-03-29 10:56岁月长赊
菡萏
母亲进来时,我不知道。她找至书房的门口说:“这么专心,家搬走了都不知道”。我把她让至客厅,沏茶、切水果,问她为何不休息。她说:“睡不着,出来走走,闹心,你老姑又病了,这次是肝硬化。”这么多年,我不时听到她的消息,不是摘这个,就是拿那个,身上的零件已然不多。我说:“妈!没事的,
2017-03-09 11:43岁杪闲语
一
只是一本图谱,供初涉者临摹之用。非名画,悬于壁,藏于椟,密玩珍爱或待价而沽,于岁月流转中,暗换移手。纸微黄,双页夹开,起笔寂寥,布局疏旷,细叶袅袅漫至另端,遂成整幅。除自画,大多复制赵子昂、唐寅、文征明、陆至、沈周等大家之笔,以现兰于石缝、泉崖绝顶处的风骨及风、露、雨、晴时的不
2017-02-13 09:49随手的艺术
菡萏
随手,是一种生活状态,一个动作,一个习惯,甚至是内心色彩的饱和及外溢。
母亲70多岁,至今出门干干净净的,生活于她没有太多的陡峭和波澜,亦无难事。她一生常说四个字:随手的事。她为我买来蔬菜、水果、拖布、碗筷,她告诉我这是随手的事,免得我再出门。即便四十多岁,睡
2017-01-07 10:06为了抵御自然界的寒冷,人们建造了房屋,就此也就有了几千年或高大或矮小的人类风景,甚至是争夺聚焦和热议的话题。当肉体妥帖安放后,精神上的孤寒又浮出了水面,纸房子开始应运而生。人们在里面寄居、流浪,透视黑夜里的光亮,然后有一天也尝试搭建自己的纸房子,除自身取暖外,并收容更多愿意住进来的栖息
2017-01-06 18:04后记 有光
旧约开篇,神说要有光,也就有了光,光为昼,暗为夜。后来又造了空气、陆地、青草、果蔬,以及大鱼、飞鸟,陆地上的昆虫和动物。最后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也就是创世。先有万物,再有人类。万物泽人,人惠万物,相安循环,这本是生命宇宙的要义。
文字于人亦是创心。于思维的混沌,先是给光,再延
2017-01-06 18:02花我的钱
这个冬天,雪一直没落下来。最冷的一天,坐在车里,能听到雪子子敲打顶棚的噼啪声,下车已然化作几滴清水。那时公公还在,爱人隔几天会把我送到他的楼下,爱人去上班,我则留下来照顾他。每次进门,公公都会说你来了,休息一下;走时也会说,慢走,辛苦你了!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实际在那,我
2016-12-18 11:41从一只鹦鹉眼中透视人性之尊重
菡萏
小说是种马拉松式的写作方式,漫长而持久,是颇具耐力和毅力的笔下艺术行为。与其说是用沙子建造房屋,不如说是大海捞针,捞起那些看似无用实有用的东西。一个好的小说家不仅是语言高手,更是位人性大师,复杂生活的洞察者和缝合者。有效的裁剪,细枝末节的连缀,于幽微处穿针
2016-11-19 21:38光阴覆盖的小镇--岑河
文菡萏
这个早晨很寂静,霜降,除了窗外沙沙的落叶声,只有电插壶的水嗤嗤地冒着热气。沏了杯茶,翻了翻朋友来自教堂赞美诗般静如深海的图片,便开始整理上周去岑河的资料。
岑河是个美丽的古镇,踏着千年的节拍一直流变至今。第一次去,是今年七月初,细雨柔波里,满池的睡莲正在安
2016-10-28 08:57-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