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坨子,说的是我老家东河的东面那一片亘古恒荒大沙谷,地宫也就在那里,亦今仍然很少有人涉足的原始沙丘中,那曾经被盗掘时散乱的瓦砾、砖块依旧在沙漠中兀立着,偶尔被沙漠埋下,又借着一阵漠风挣扎着露出头来,在阳光照射下一闪一闪的发着光,像在呼喊,又如溟濛里述说着什么……
地宫,那是小时候常听老年人嘴里讲
2014-05-31 19:02乡土
乡土是生命之源,乡土是生命之基,乡土是生命诞生的摇篮,乡土是我们割舍不去的母爱,捧一捧老娘土呵,就热泪盈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乡土造就了属于它的子民,乡土也赋予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面庞、不同血性和性格的儿孙。乡土也给我们贴上方言哩语的标签,于是有了江南、塞北使用着不同语言
2014-05-29 21:15沙坨子,像盛满烈酒的酒尊,更像俨俨的香茗,千百次于兴奋和沉思中焦晃于视线之内,并于溟濛中举起,呛鼻的香味,爽心的甘甜让心肺一次又一次陶醉、膨胀。驻足窗前月下,凝望家的方向,故乡就如父亲的马群轰然间带着啸叫,打着响鼻杂沓而来,又于静默中远走,留下一排排记忆中永不磨灭的大漠、冈峦、河湖在心底放纵奔流着,
2014-05-21 11:32母亲与石碾
摄影配文:包国卿
母亲与石碾都没有了,就连古旧的乡土路,土坯房也早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小村原来的名字还沿用着,让后来的人们得以窥视她原来的样子,亲切的推演出谁家的老院,哪家的陈年旧事。挑过水的老土井、与妈妈磨过米面的老碾道模糊位置。心里上悠然自得那个甜蜜劲,淡淡的相思,莫名的惆怅,
2014-05-12 21:23吾自方舟上,晓得漓江美。
乘船畅游漓江,才深知“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风光地上无”蕴义有多深。那是奢华之美,那是奇绝之美,那是醉心之美。即使才华八斗,也望洋兴叹,自觉江郎才尽,才疏学浅,自愧形秽,仰天长叹我自余的懊恼。
大美漓江,人间仙境!。
江上泛舟,清风微拂。衣着水族服饰的船老大,憨态
2014-05-10 09:17过了几十年了,房身地都已经成了人家的田地,那老院儿时父亲栽植的柳树、榆树还长着,尽管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些树了,单单巴巴的,细细的,它们顽强生长的样子让人心疼。正是它们的坚持才让游子找到老院的位置,找到儿时居住过的家,也才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享受已经失落多年那老家的氛围与幸福!。
这些树都不大,有的
2014-03-21 12:09晚秋的扫帚梅开在路边,开在田埂,开在庭院,格外引人注目。这时的房前屋后、草地上,其他花花草草早已凋谢,枝干也已枯萎得发黄,唯独扫帚梅绿油油的,一串一串的花蕾缀满枝头,含苞绽放,让你立时添了不少喜兴。尽管季节已经纵深,可是她的每一朵花都越开越旺,似乎与季节较着劲儿,比着赛,更显得耐人寻味。
扫帚梅
2014-03-19 14:39曼德拉山位于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境内,高高矗立于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中间,与金黄色的沙漠相互映衬,整个大山愈显清癯峭拔,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与耐人寻味的魅力。山下腾沙瀑浪,山上云蒸雾萦,云卷云舒。蓝蓝的云儿如同纱幔一样罩在山顶和岩画上,使原本神奇朦胧愈加神秘莫测,深奇飘渺了。因此来过曼德拉山的
2014-03-19 14:29黄山,你这震旦国中第一奇山,当石林的手臂将我托着、举着,驻立于你天下第一礼宾迎客松前的刹那,我这个来自北方热情好客的蒙古汉子也变得如此木纳、简直无言以对了,让一棵树给震慑了。
黄山呵,你曾以怎样的聪明智慧昭示天下,只要肯于攀登,不畏劳苦的人,迎客松永远挺立于山崖之上,风口浪尖等你一诺千金,千年不
2013-09-15 08:55藤王阁飞檐斗拱,翘首楚天,巍巍壮观。然而,它的形制并没有打动心灵,当那旁逸斜出,浸透诗人,书法家的精、气、神“腾王阁”三个蓝底黑字,超跋横逸迎面扑来,我陶醉在千古才子的墨宝之中了。
小步阁楼,仿佛走进文风诗海,眼前的滕王阁犹如凝缩江南文化的魔盒,几乎汇翠江南古往今来太多诗词泰斗的墨宝,厚重而珍贵
2013-09-15 08:09-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