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都在我的故乡——晋江。
(一)白沙古战场
苍华蔓生。三百多年前的光阴,从记忆里追溯,抵不过一个瞬间的闪息。抛开成败,抹去输赢,日月升沉之下,只听得见一阵阵潮声。
干戈载戢。微风南来,不一日便风干了夺目的血痕,收藏下一片草木枯荣的光影。江山大地,万里纵横,道不尽的都是起起落落的风尘。{
2016-01-07 15:26劳动创造了诗歌,诗歌表达了生活。《毛诗序》有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尚书》有载:“诗言志,歌永言”。从本质上看,这种文学样式就是人心声的表达。它所赋予的是最坦诚质朴而又最深沉的情感和精神的内涵。
而诗篇呢?除了可以指向诗歌之外,很多时候,又代表着人生、生活、生命、事业,乃至一些有归结性的际
2015-12-11 15:10家中的阳台上原先摆放着几盆小植物,有吊兰、小榕树、仙人掌和富贵竹。后因搬家,一盆绿萝也住进了我们的生活。
打理它们的事几乎是妻子在做,而我只有偶尔兴致来了才给它们浇浇水、松松土,一开始自然也就没有对它们生发出什么亲切的感觉。
妻子不知何时掐了几段绿萝栽种在另一个花盆里,数月之间,一片绿意已然
2015-11-17 23:36老屋有多老?晋江五店市的天官第说是四百多年,南安蔡氏古民居说是一百五十年,而不少散落在乡野的红砖古厝则难言以对。这些老屋或借助一些记载的资料,或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乃至种种迹象的推测,与时间扯上了关系,让人凭着它们隔世的姿态,酝酿思绪。
已记不清多少次走进五店市,燕尾脊的天空下,庭院深深,碧芳流翠
2015-10-14 00:29经过了多久的事才能被称为往事?四天五夜够吗?显然我的底气是孱弱的,我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除了过客,我还可以用什么身份来记述那异乡的印象呢?
记忆在动静之间回眸,从山水和历史的折痕中,轻轻拖出一个个轮廓,让人伸手想去触摸。
起点晋江,终点南平北站。一头是晋江,另一头是闽江。
对于故乡晋江
2015-08-31 23:32时入子夜,一个人站在松柏上人家的阳台上。
偶有微风吹来,沾着海的气息,与皮肤亲昵,黏糊糊的。山上的虫鸣声抚慰着夜色,就像海从三面将这个渔镇轻轻拥揽着,安然而自在。
向左望去是大海,在灰暗的天光下一片朦胧,让你只能在那些浮动的船灯里想象她的苍茫,她的澎湃。
向右看,视线越不过山的高度,远处
2015-08-07 13:47这个夏夜因为有雨而充满遐想,雨后清新而又湿润的空气吹散了炎热,就像光的存在割开了黑暗挤压的身躯,以伤口的样子流淌出呼吸。
——写在开头
从日落起开始想念天空,追着她的变幻,想象自己也可以成为一阵晚风。
夜幕降临了,自远处慢慢地泅渡而来。停在凤凰木上,看她轻轻摇动时娇羞的姿态,窃听她梦中温
2015-08-06 22:35当车停在五店市的东南入口处时,孩子们便囔囔了起来。这多次光顾的地方,对他们而言,仿佛永远新鲜,永远充满吸引力。
慢悠悠地穿过一面断墙,从侧门走进了天官第,习惯地接过一杯万应茶,便循着回廊的脚步逛了一圈,继而自大门轻脱而出,一切关于天官第的传说和庄严的气质全然被抛诸身后。
今夜天官第有些不同,
2015-08-06 00:02在外漂泊的晋江人看到了五店市,自然就联想起故乡晋江,知道五店市是有根的所在,至少那燕尾脊或翘起的屋角张着飞翔的姿态,像是许谋清笔下写的“祖宗深藏在红砖厝里的翅”。从这个故乡情怀里去延续,晋江的海可以看做是藏着晋江人性情的魂,告诉我们晋江的文化里海洋文化是不可翻过的一个篇章。
谈起晋江的海,要顺带
2015-07-27 00:14张炜写了篇小说叫《你好,本林同志》,让我思想着题目的问题。在里面,它们把你拉向东,让你面对朝日的气场,想造出一种热烈的生活来;它们把你引向西,跳开日暮的苍凉,让你面对夜晚的柔软与冷静,在回想中追溯,想直扑一种最纯粹与本分的生活。而在我的心里,论细腻的笔触,迂回变化的情节,牵连张合的结构,抑或那些抹不
2015-05-11 10:50-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