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书籍之于我
书籍之于我,犹如阳光之于大地。“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然”。工作之余,望望书橱里鳞次栉比的书籍,摸摸这本,翻翻那本,看看封面,品品插图,实在很有乐趣。我把生活中寂寞的夜时光都用来读书,使之变成巨大的享受时刻。我有过“年少家贫梦买书”的经历,也有过“仰卧书床不释卷”的岁月。书籍给我
2013-06-13 12:3924、博学之,明辨之
幼时看戏,指着舞台上进进出出的角儿,常问大人:“那是好人?是坏人?”后来,上学读书,又捧着一本本的书去问老师:“这是好书还是坏书?”直到长大了,看过不少的人,读过不少的书,方才知道:人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书也没有绝对的好书和绝对的坏书。这里且不谈如何识别好人坏人,好
2013-06-08 11:2919、读书是需要悟性的
读书是需要悟性的。读书人不少,然真正有悟性的人并不多。天下的书籍,犹如一个能让世界上资源共享的“水晶矿”,凡是愿意投入其中的辛勤开采者,都能从这个“矿”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只有那些能用完全属于自己的悟性和灵性,把他所得到的“水晶”矿石精心打磨成镜片,
2013-06-05 14:1916、最大的消费
但凡去外地出差,只要有时间就是逛书店,边逛边买,也就常常带回来很多的书,结果,家里到处是书,“没了伸脚的地方”。有些书,买来都不少年了,至今还从未打开过,我只希冀在我的有生之年,始终有书伴我左右,伴我老去,足矣。
就是待在家里,隔不几天总要去书店一淌,然后拎一大袋各种各样的
2013-06-01 12:1113、读出一个完美的自我
先人读书有多种方法:如“五之法”、 “三性法”、 “三贵法”等等。“五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三贵”,“贵博,贵精,贵通”。 所有这些,当然都是读书一生读来的经验。
读书,或精读,一而再,再而三,反复
2013-05-29 13:2910、读书如入梦
读书如入梦。一卷在手,似醉如痴。不闻耳畔世俗的喧嚣,忘却自身众多的烦恼。寂寞中,带你进入缤纷的世界;孤独中,向你展开希望的天地。或如超脱,或似空灵。两耳不闻身畔事,只缘此情在书中。
读书如入梦。一卷在手,恍若和故人神侃,谈诗论文,引古述今,聊古俗风情,议奇闻轶事。上下五千年
2013-05-26 12:497、睡在书上5载
睡在书上,通常是说那些在枕下、枕边或是里床放了不少书的人的睡眠状况,然而,我却是真真切切用成梱的书叠成床,在书床上睡过整整5年。
1996年,我自荐进市教育局搞文字工作,局里安排给我一间堆满了各种书籍的办公室做我居住的卧室,里面没有床,那么多的书又无别处可放,我就将书沿墙角
2013-05-23 12:484、红袖添香夜读书
古代读书人向往“红袖添香夜读书”。其实,“红袖添香”是一种骚扰,至多也只是一种点缀,更何况真正的红袖知己天下又有几个?弄不好人在温柔乡里反而读不得书,读不好书。
读书讲究孤独和寂寞,读书毋需“红袖”!
5、“读书—季节”论
清·张潮对读书和季节的关系有过论述:“读
2013-05-20 16:311\昼看人,夜读书
友人每问,最近忙啥。答曰:昼看人,夜读书。
原先以为,读书容易看人难,其实,读书不易,看人更不易,两者皆难矣。夜里,读书读出志气,立誓要学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白天,还得不嫌铜臭去找钱。夜里,读书读出精神,今世要学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白天,还得小心翼翼看上司的脸色行事……倘不
2013-05-16 14:39我曾经在政府某机关搞过几年新闻宣传,正式上班那天,办公室主任特别向我强调了两条写稿的注意事项:第一,千万不能把领导的职务搞错;第二,千万不能直书其名。一旦出错,就是政治错误,吃不了兜着走。为了防止我出纰漏,主任特意给了我一份政府主要领导的名单,上面详细注明了他们的职务和头衔。
我是刚从基层来的,
2013-05-13 09:24-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