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解读“治大国如烹小鲜”
古代的男人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好像是恭维女人,其实是风凉话。因为接下来,他们又补上一句“君子远庖厨”。看看几千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恍然了,好像“治大国”的永远是男人,而“烹小鲜”的呢,永远是女人。我问,男人里不也有袁枚的《随园食单》、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2013-07-25 09:1151、“豪华”的书房
多少年来,我有书没房,我的书,或散落床头,或积压箱内,尘封了,卷角了,看着心痛。人有所居,书亦该有所居。新居装璜,几乎一切从简,唯独下力气将原来设计的大客厅改成了“豪华”的书房。这回好了,一个大书房,使每一本书都各归其位。然后请一位书法家题“晚啸阁”三字,装裱成镜框悬于室内
2013-07-21 10:3647、花不完的时间
读书,需要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有没有时间读书,只取决于读书人自己。一个天天喊忙,言“无时间读书”的人,一个不愿读书、不屑读书的人,即便有闲心闲暇,也是决计不会与读书沾边的。其实,一个有心想读书的人,时间总是花不完的。
48、上有天堂 下有书房
上有天
2013-07-16 09:5543、书桌
书桌应该是书房一个主要的组成部份,不然,读书写作就没了位置。
书房的书桌上总是放着主人随时需要的工具书,或是刚刚在读的书籍,这些案头上的书则展示了主人当前的阅读兴趣。
纸与笔是桌上必备的工具,作为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纸与笔尽管有所演变,譬如说电脑之豁然闯入书房,但最终纸笔
2013-07-12 15:1540、“浅阅读”现象
根据书店老板透露,现在最好销的文学类书籍,位居前列的多为《我为歌狂》、《爱上爱情》等通俗小说,或者日、韩当红作家的言情新作。此外便是网络文学的纸介版和漫画图文类读物了。前者已发展到将网络游戏改制为创新小说隆重推出的程度,而后者漫画绘本,因其作者放低身段,以平视大众的姿态,关
2013-07-08 15:1938、文章与书
书是什么?书是一篇篇文章的选择、拼凑和排列;
文章是什么?文章是一个个文字的选择、拼凑和排列。
文章占有的文字少,就是小文章;文字多,就是大文章;文字选择得好,排列和拼凑得好,就是好文章;反之,就不是好文章了。同样,一本书,占有的文章大、文章多,就是厚书、大部头书;文章小
2013-07-04 14:3133、个人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真正的阅读都是个人阅读。“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罗兰·罗曼)不管是读一部好的小说,读一篇精彩的散文,都会将自己浸润到自己以外的世界里,感受另一的人生。这时候,心会自然平静下来,胸怀也跟着会豁朗、达观起来,如同一位好友,悄悄坐在身边
2013-06-30 18:4032、书外书
读书读到一个“五读法则”,即读书、读天、读地、读人、读生活。“天、地、人、生活”是“书外书”。你想做一个有用场可派的人,“书外书”不可不读!
读书。 读书本,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和梯子,需要的时候,你就读,不需要,你就不读,其实天下也没有什么必读的经典著作(如果有,也是人们应付
2013-06-24 08:4830、书的价值在于读
书的价值在于读,书的价值在于对读它的人产生作用。
小学时读《格林童话》,人分善恶,有“善”走遍天下;初中时读《三侠五义》,人以群分,有“武”走遍天下;高中时什么书都想读,《老子》没看懂,《红楼梦》一知半解,《物理学的进化》不求甚解……后逢文革,远离了微观和宏观世界,先是
2013-06-19 13:2228、读书的终极目的
读中学的时候正好“文革”,那时候写作文,动辄就是批判稿,一会批读书无用,一会批读书做官,批得人头昏脑胀,搞不清书到底要不要读?读了书,究竟为的什么?现在想想,读书好歹还是有些用处,说无用只是危言耸听,是得便宜卖乖。不是吗,如今高学历者,说什么也比没文凭的人日子过得好,谁不往
2013-06-16 23:30-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