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河、那桥和鱼的述说【《六十年家国》纪实散文】

    老家有一条叫细沙河的小河。

    细沙河发源于湖北境内来凤县的大山深处,途径故乡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兴隆区和黑水区,再经黔江县境而在两河口镇注入乌江的支流阿蓬江。全长

  • 出路【《六十年来家国》纪实散文】

    老家地处武陵山腹地,解放前属于四川省涪陵地区酉阳州龙潭镇。如果不是因为特别偏僻,贺龙红军就不会选择在酉阳南腰界建立革命根据地了。可以说,老家的路,是蜀道中最艰难的道路之一。

    听父亲

  • 我那地主成分的房东大娘

    【《六十年来家国》纪实散文】

    1976年,高中毕业,响应毛主席号召,我下乡当知青。我下乡的地方是四川省涪陵地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黑水区新寨大队第5生产队。由于队里还没有为知青准备房子,队

  • 我的1966【《六十年来家国》纪实散文】

    与其说文章标题叫《我的1966》,还不如说,叫《孩子的1966》更贴切。那年,伟大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我9岁。

    已经知道有中学的高中的和大学的红卫兵大

  • 关于红籽的儿时记忆【《六十年来家国》纪实散文】

    上世纪60年至62年,史称三年自然灾害,在老家,百姓习惯叫它灾荒年。

    四岁那年,也就是灾害最严重的1961年,开始有了记忆,但这些记忆一直很模糊,都是多年后由外婆和母

  • ——【《六十年来家国》纪实散文系列】

    土改时期,出生贫寒的父亲是老家那个乡的农会主任。六十年国庆之际,正好父亲来我这儿,于是,请老人家给讲讲他所经历的土改。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明白土改的全部

  • 那曾经错过的,一转身便失却。

    你窗外甜甜地笑靥,我不以为那就是青春在叩我房门,那个年龄,偏不喜欢轻佻。你墙外扔过鲜花一束,迟疑的我,如何也不肯弯腰,拾起那份美丽。

    那个夜晚,那个月光明媚的夜晚,深山里那条大道,唯一

  • 那个五月,那个漫山遍野金银花的五月,我用自行车带着你,侧坐横梁上,你得意的笑比金银花更放肆。山路上,风过处,你的体香和花香就像音乐一样醉我。

    那个五月,武陵山,阳光灿烂而温暖,那是个漫山遍野都有金银花的地方。自行车行在山道上,见不到花,嗅得到香,一种极

  • 今天是5月12号,是儿子的祭日。

    清早起来,老张一个人来到后山,香纸烛一应俱全,祭毕,无言地把儿子的坟墓掘开,小心翼翼地捧出骨灰盒,揩掉上面的泥土,直起腰,东山的太阳却早早地就起来了。汉子对了西边明丽的山峦,“儿子,今天就送你回学校,都依你

  • 好长时间没有感受过清晨的纯洁了。

    北川的山水和气候,与我故乡武陵极有相似之处,这四月间的清晨就是。

    一夜小雨过后,天刚朦胧,灰色的云又浓又重又低地压在山梁上,田野和前后的农庄还是一片暗色,相比之下,天上的低云还描摹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