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镇上唯一一家饭店,是国营的。四清是饭店的售票员兼会计。

    当农民百姓还在穿土布抄档裤、做棕包脚的时候,常年穿卡其布甚至穿的确卡、的确良的四清,以她娇美的身姿和如花的容貌,成为小镇上的一道风景。

    父亲的父亲解放前就是州里出了名的商人

  • 一晃2008年就过去了,而这个世纪伊始的第一个个位8,由于经历了太多难以被记忆磨灭的事件,所以相对显得漫长,今天是这个特殊年份的最后一天,是应该回首的一天。

    年初,南方的一场大雪,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的故乡,就在那雪灾旁边的重庆与湖南交界的地方,在农历春节前

  • 在西部美丽的雪峰之巅

    昨夜耶稣悄然降临

    帕米尔之夜如此浪漫

    你吻我的那刻

    圣洁和尊贵把我化作一座冰塑

    塔克拉玛干风收敛暴戾的冬夜

  • 你一身珠光宝气

    婀娜而娇艳

    从头到脚的璀璨

    骄傲而张扬

    那原本打着山的烙印的朴实呢

    那一直以来曳着水的灵光的淳厚呢

  • 重逢的站台渐去渐远

    昨日倏然消逝在挥手之间

    人海茫茫中已不见你橙色的忧郁

    回首喧嚣早辩不清那份远去的清丽

    怕你

    最怕你孤独地回

  • 隔壁刘阿姨家请了个保姆,比我大八岁,据说是富农的女儿,还上过初中。母亲让我叫她翠云姐。

    十六岁的翠云姐最喜欢的就是唱歌,她的歌声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早上起来,一边劈柴做饭,姐一边就唱起歌来。歌声,就从我们两家中间的木板缝里传了

  • 我祖父祖母都去世得早,父亲六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六公(六祖父)把他拉扯大的。放牛娃出生的父亲,从小就在老家那条河里练就了一身好水性。解放以后,苦大仇深的父亲是共产党第一批送到重庆学文化的地方干部,时任酉阳县H区区委书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解决饥饿问题,父亲带着他的警卫员,到细沙河里用手榴弹

  • 弟弟出世后两年,我家又迎来了两个小妹妹,她们是一对孪生,刚好是文革期间,所以起名文燕和红燕。那年月,孪生子女不多,见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妹妹,大家都喜欢得不得了。

    由于妈妈从来就缺奶,所以从我开始就是靠吃米羹羹作主食,现在是两个妹妹,营养就更成问题了。那时,牛奶粉是非

  • 那年春节,已是大年三十,我和你去给远在大山深处的母亲上坟,到母亲身边的时候,天早黑下来了,坟山周围还有几处将灭未灭的香火,远远近近的鞭炮在这山里虽不算热烈,却也没有间断过。看不清路,是儿子托着你跨过母亲坟前那道大堰的。夜里,燃烧的纸钱,把我们三个人的脸映得绯红。我们离开母亲到公路上以后,还

  • 母亲由于工作忙,再加上本来就没奶,在我刚瞒两个月时,就把我送到了外婆家。在外婆那儿,我的主食是用米粉煮的羹,还有红苕。到我八个月时,母亲把我和外婆接到了他们身边。以后,外婆就一直跟我们一起过,到她离开我们,再没有分开过了。

    所以,我小时候,跟外婆的日子比跟父母的日子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