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产业结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科技与人文
摘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产业结构,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加速了世界从经济乃至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地球正因科技而越变越小,世界各地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都抓紧着这一契机一展本国风采,向世界张扬着自己的风土人情,为自己的文化资源与民族精神而自豪,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同样,今天的中国,缘于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多姿多彩的文化产业正蓬勃发展。
关键词:科技;人文;文化产业;文化资源;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我党在2011年10月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到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并将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突现了文、科互助,“融合”互进的当下大趋势。紧接着,在本年初(2012年2月中-下旬)相继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两份政策指导要件中,都有对“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指示重申与独立论述。特别在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上,报告高度强调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一重大论断基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基础上指明了未来社会前进方向。而后,在论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又倍加凸显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不得不说,科技助力文化生产早已不止是民众共识,更是国之大计。尤其在现时代蓬勃兴旺、火热嚣闹的文化产业及消费市场中,科技的运用更如同助燃剂之于火箭——点燃文化烈焰,爆发潜藏巨能,推升结构升级,加速业态转型——发射文化激情——使得文化产值升腾猛进,一飞冲天。
毋庸置疑,发展文化产业,一要深度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二要迅速占领科技的制高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带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科技的空前膨胀也不可避免地向各种文化资源中注射科技因子,并铺天盖地的侵占着自然形态的文化空间,同时以极端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形态。正如大批当代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科技的极速发展正掠夺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并越来越可能成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即“科技的异化”。面对空前强大的科技势力,今天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为产业注入高科技的新鲜活力,更要以主体的姿态去关注我们的文化生态与人文空间。
一、科技——加速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爆炸的时空转换中一跃成为世界各国的支柱产业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的拓展了传统文化的产品形式、展示方式、消费市场。新媒介与传统文化工业相结合,迅速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制作方式和传播途径,孕育了新的产业门类,推动了文化工业向文化产业的时代转型,赋予了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内涵。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集科学天才与美术巨匠为一身的传奇人物达·芬奇就断言道:“艺术须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现今,面对立体音画、光电幻影、多维视频、触控屏幕、数字电视、动漫网游、短信互动、微博资讯等新技术与新文化交相辉映,交汇结合的空前盛况,此际文化市场可谓风起云涌,文化科技可叹大举扩张——文化产业的高科技时代已然真正来临。
在最新的科技浪潮中应运而生的文化产业必然离不开科技这一强大动力。而在众多的科技形态中,新媒体技术引发的传媒革命是文化产业兴盛的直接催化剂。美国学者帕夫利克指出:新媒体技术主要包含采集生产技术、处理技术、传输技术、存储技术和播放显示技术,涵盖了围绕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输入、处理、输出全过程的各项技术。
应当承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取得了明显进展,如:视听设备的更新换代,加速了视听艺术的发展;传统的印刷工业向激光照排,卫星传播,数字交流等新领域拓展;数码科技,网络技术,星际传媒等加速了电影产业数字化的革新;计算机绘画和设计,美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使传统美术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数字化图书馆与信息共享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遥感技术与全自动监控技术正大量应用于文物勘探与保管;各种大型的娱乐设施和游艺设备正不断繁荣着我国的文化市场。
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这在文化产业上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文化产业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专门人才。针对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的技术政策,包括:一、制定文化科技发展规划;二、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课题;三、建立健全多元科技投入体系,切实增加文化科技经费投入;四、加快文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六、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七、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八、重视文化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以科技推动文化生产,用文化赋予科技内容,其直接的作用至少有以下三点:第一,增加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将直接提升文化企业的效益,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短期的快速发展和长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二,将科技成果运用到文化产业之中,通过科技创新为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三,科技创新可以催生出新需求、拓展出新市场,并降低文化产品生产、传播、销售等环节中的成本,充分发挥资源效益,使文化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总之,要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加速解放文化生产力。
二、科技的极端增长正逐步威胁着文化生态 最后,我认为,在我国文化产业红火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文化资本的认识还是相对肤浅,多数人只看到了以商品形式为载体的文化资本,而忽略了以人的精神和社会体制等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应有的人文价值。长此以往,势必导致社会的物态文化丰盛,而制度、行为、心态文化贫瘠。这不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隐忧,更会危及整个社会和谐持续的健康发展。缺乏人文内容,文化产业便形同空壳;缺少人文情怀,精神、政治与社会文明便无从谈起。人文精神始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与命脉。
四、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追溯到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我党又高调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来彰显升华、充实拓展。并一以贯之地结合以科学发展宏观大略,论述道该产业的跨越飞升也必然推动着科学发展的实践延伸,提供强有力的客观支撑。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现代文化产业所蕴涵的生产要素,正成为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方面之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是为了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大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我党自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这一宏观发展理念地作用于我国各领域建设,指导力强,效用深远。本次十八大一再巩固、提倡并加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坚定立场和不移决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繁荣之深层原因都是文化与人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宗旨并不是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是提升国民素质,培育更多人才。因此,“文化立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刻不容缓。用这一观点来指导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要充分挖掘我国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以产业的方式将开发出的精神产品,文化服务投入市场,大力发掘文化市场潜力,加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数据显示,我国当下的文化市场还有巨大空缺,国民的文化消费意识还未完全觉醒,此时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更有利于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高,物质消费空前增长,我国已经提前迈入总体小康社会。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贫乏,多数民众的日常文化消费仅停留在阅读大众报刊,购买教材学辅,消费普及出版物,收看电视节目,参与低端娱乐的浅层次上。而国外早早便兴起了文化消费的热潮,外国民众们大都将休闲阅读、参观博览、饮食旅游、音乐欣赏、戏剧观看等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工作学习之余解放身心,陶冶情操。更有相当一部分外国民众将阅读经典著作,欣赏高雅艺术作为社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个人文化资本,尽管这其中带有些许炫耀的心态,却能积极地促进国民文化涵养的提高。如此看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业余文化消费几近空白,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文化市场的活跃,更不利于群众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健全心智的成长。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尽快改变当前物质与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必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题中之义。
今天,在我国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两大问题:第一,全球文化的趋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复兴;第二,以商业和娱乐为主要形式的商业化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流行,涵盖了精英文化、高雅文化、 科学文化,并迅速引发了文化的同质性和大众文化消费的同质性。这使得今天的报刊发行,图书出版,影视制作,网络传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同小异,互相抄袭,缺乏新意;而商业化还直接导致了文化产业争相炒作,误导消费者,新媒体上情色弥漫,网络游戏严重毒害着青少年身心,这些都使大众文化日益肤浅、媚俗,扭曲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造就了拜金、享乐、纵欲、空虚的一代。
面对这两大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呼唤着两大自觉:一为民族文化的自觉。这要求我们在文化产业中以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发民族文化宝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生生不息,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二为文化生态的自觉。面对商品化的洪流,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细化产业分级、强化项目审查、扶持进步产业,以积极的姿态指导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作为中国文化精英的文化传播者、文化事业开拓者,文化产业经营者应当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时时自励,要拥有基本的社会责任和良好的文化道德;同时,政府和各级文化单位要主动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消费者的群众更应自觉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只有构筑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才能实现人的内部的全面发展,也才能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要以人为本,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消费层次,并发挥民众在文化生产中的创造力;就是要推动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化百花齐放,全面发展;就是要均衡协调文化产业的经济产值与文化价值;就是要使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健康美好的持续发展。
五、结语
伴随全国各地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文化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而文化生产力涉及可视的物质形态和不可视的非物质形态。这要求我们在推动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时要区分物质的存在与人的需求。其物质的存在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材料化学和认知科学等高新科技的融合创新,这一系列科技成果的最终聚合点是人和人类社会。而以科技延伸文化传播空间,转变文化生产方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的综合发展。科技是手段,人文是终极关怀。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最小的核心单元,文化产业的基本内容可以视为以人群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和以社会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新闻报业、出版版权、广播影视、演出娱乐、网游动漫、旅游休闲、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从表象上看,是创意和内容,是产业和经济;而实质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交往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反映。无论是给我们提供信息依据的报刊电视,还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表演,还是调节人们作息的娱乐休闲,以及沟通人际脉络的传播媒介,当代文化产业无不充分体现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
这样看来,一当议及——科技与文化的时尚交融,加速磨合,以臻互动互助,互促互进——这一实际论题时,如何将文化自觉地诉诸科技,使现代科技得以主动配合,密切融洽而体贴默契地承载古今,传衍文化就显得颇为敏感。这其中触及到技、艺在无论如何某种层面上的结构性分离事实,即:或者艺受制于技,艺术工作者尴尬地将自身排斥于高新前沿科技门槛之外,难以将两者有机的熔铸一体、融彻一炉,力不从心地处于被动依赖,仰附依托之窘局;又或技凌于艺,高超过甚,过度渲染的技术形式以致倾盘淹覆掉艺术本质、文化本身——人文本源无从皈依以致沦为技术附庸境地:一席席文化盛宴迫从于一场场亦真亦假的技术表演,一桌桌文化大餐降格为一列列冷冰冰的科技排场——技艺手段本该作为文化之时空释放的道具,却反过来叫文化屈就……可见,现如今两者尚在结合的初级阶段,离融合、融贯遥遥殊矣。
考虑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历史传承、社会需求、经济状况、科技水平、政策导向等方方面面的综合影响。而其渐进纵展、横亘发伸的基础就是人以及人的社会需求,其目标则是促进人与人类社会综合、协调的不断延展、发展。在我们提倡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今天,惟有以技术依循文化脉路,拓载文化疆域;文化沿袭古往,递接今来,需借助技艺的磨合、整合,必须吻合代际交叠、洽合时光迁渡。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和理解文化人文与文化产业的生生不息,发生发展,可能更为清晰深刻,更关代谢革新,更切长远利害,更赋予之时代眼光,更能把握住发展的要义。
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科技异化及对策
摘要: 科技异化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科学发展观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模式,作为一种合理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社会发展模式,将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科技的异化。
关键词: 科技异化 科技异化的原因 科学发展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社会的全面渗透,科技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然而,在科技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强大推动力的同时,其异化现象也随之凸显,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中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转折时期,在实现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科技异化问题,把科技创造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1],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就成为当今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科技异化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实践主体和科技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反而成了压抑、束缚、报复和否定主体的本质力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其基本观点是:科技已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的,甚至是支配、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外在力量。“人类已经被一种虚幻的、自满自足的考虑实践构造的科学遗弃了;这种科学所从属并为之服务的实践,就像某种在科学界限之外的东西一样;这种科学满足于思想与行动的分离”[2]。总之,科技“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3]。
科技发生异化固然有科技的社会属性方面的因素,有科技应用的主体对科技误用、滥用和恶用的因素,但主要因素还是科技的自然属性。
首先,科技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利弊共存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一个整体,绝对好的或绝对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科技也是如此。也就是说,科技是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因此,即使人们按照良好的愿望去用科技,其负面作用也会同时产生。因而,任何技术都将对自然造成破坏,从而对人造成危害。这与科技由谁来使用,如何使用无关[4]。
其次,科技自然属性的“弊”的一面,为恶用和滥用提供了可能性。科技自然属性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三点:“其一,现代技术(科技)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它们是用来打乱自然界的秩序,实现人对自然界的统治的。其二,现代技术(科技)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扩散性。由于现代技术的功能日益强大和复杂化,其有益于人类的正面影响空前增长,其负面影响也随之变得无孔不入。其三,现代技术(科技)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现代技术发展在很多方面的确体现出按自身需要运行的特点,其后果往往超出人们的事先预测和想象”[5]。由于现代技术(科技)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扩散性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所以,即使我们善用科技,也难免会出现科技异化的现象。“技术是合自然与反自然、合目的与反目的的矛盾统一体,技术异化是其本质上所固有的。具体地说,这与技术的不确定性有关”[5]。可以说,科技异化是科技发展到现当代所特有的现象。
再次,科技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不对称性。在科技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科技自然属性的表现程度远大于其社会属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近现代科技诞生以来,科技的恶用和滥用主要表现为二次世界大战和几次区域性的战争,误用的情况也为数甚少。科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处在善用的状态之中的。尽管如此,科技的负面影响仍然由小到大,科技的异化依然有增无减。主要原因是科技的自然属性使然,与科技的社会属性关系不大。“根据恩格斯的观点,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并不决定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制度下才有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至少是一种天真的看法”[6]。“我们期望科技尽其所能实现其正面价值,但其‘负面’效应并未因‘社会主义’的运用方式而根本减少”[7]。
科技异化的产生,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一、科技的“伴随效应”导致科技异化。
科技的正负效应往往交织在一起,当科技的正效应产生或出现的时候,其“伴随效应”即负效应,并不因人类的意愿而不出现。人类认识能力是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在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难于觉察科技应用的潜在风险。恩格斯指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因此,科技的实现过程,带给人类的并不是单纯的进步,而可能是“忧喜之共门,吉凶之同域”的种种矛盾过程。
二、社会文化导致科技异化。
“我们时代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从核武器的威胁和有毒化学物质到饥饿、贫穷和环境恶化,到对地球赖以生存的体系的破坏――凡此种种都是几个世纪以前才开始统治世界的西方工业思想体系所产生的直接后果”。传统科技观使科技简单化,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科技完全是“自主”的,能够“自我调节”的,而看不到科技是非人类的,或者具有自身固有规律的纯粹的“事物”。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都已经异化了,科学真理不再是整合的,科学技术变成了与人无关、独自运转的事物。
三、社会制度导致科技异化。
在当代社会,科技的研究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服从于政治的需要,特别是政府的需要。由于科学家的群体职业化,科技研究的课题和经费越来越依赖于政府,而科研成果与具体运用或者是最后的善恶效果离得越来越远。政治力量的干预使科技行为难以遵守带有社会公德的伦理道德规范。
四、科技的非法滥用导致科技异化。
有时科技专家发明的科技,却被一部分人作为满足某种欲望的工具,作为统治和威胁他人的工具。导致人类经常误用或滥用科技,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缺乏长远利益意识。由于人类要求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习惯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破坏了地球系统相对的稳定,引发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生态环境恶化。
按照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才能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指导它并使之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彻底根除科技异化现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走出科技异化的社会优势和制度优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科学发展观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科技异化现象的治理措施,也是对西方的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模式,其内涵主要为两方面: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合理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社会发展模式,将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科技的异化。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能促使科技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始终为着人的利益,避免科技背离人和非人化。“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突出了人的中心地位,以人的目的、价值、利益和真正幸福为各种活动的宗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政策和活动都须贯彻人文精神,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主。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以人为本”实现的重要保障。
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全面发展”注重的是发展中各领域的平衡,要求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科技的发展应遵循人与人的和谐,应以人为中心,其物质成果真正能服务人、造福人;科技作为人与自然打交道的主要手段,不仅是人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财富和生存条件的工具,也应成为人类保护自然的武器。以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科技发展的向导,支配和规定着科技,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和消除科技的非理性发展和破坏性应用,促进科技成为维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
确立科技为自然服务、为人类服务的整体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而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创造合理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消除科技异化的社会根源,有利于人类走出科技异化的困境,进而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生态和谐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2004,1:86.
[4]许良.技术的不可承受之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12.
[5]张黎夫.技术批判之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2004,3:50-52.
[6]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科学出版社,1999.
[7]吴文新.科技与人性――科技文明的人学沉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