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租界学术论文
汉口租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方列强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遗留的历史建筑。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汉口租界学术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汉口租界学术论文篇一
汉口原租界片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摘 要:汉口租界对武汉城市结构发展和城市空间形态演进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近现代城市规划活动为时间轴线,通过城市空间形态理论的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街道模式以及地块模式等三方面对汉口原租界片区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探讨,探索其空间形态发展的现状、特征以及对未来租界片区可持续化发展提出若干策略。
关键词:汉口;租界区;空间形态;历史沿革;构成要素
Abstract:Concession of Hankou has an indelible impact on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Wuhan city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from the time axis of Wuhan modern urban planning activities, uses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urban spatial form method, the original tripartite face: land use, street patterns and plot patterns, to explore patterns of urban space of Hankou Concession area and its space form of development status, characteristics, and raise a number of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concession area.
Keywords:Hankou;concession area;space form;history;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29-02
1 引言
武汉自盘龙古城发展而来,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一座因河而建、沿河而居的独特城市,形成了现今一河两岸的城市空间形态。但真正拥有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却只有100余年,其中汉口作为内陆沿江流域开埠最早的城市,其自上而下所形成的近4Km长的租界范围(江汉关至黄浦大街),自然也成为该流域最为成熟与活跃的区域之一 。租界区的产生是殖民主义渗入中国传统城市空间最典型的例子,对现今武汉城市空间的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城市空间形态理论
2.1 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集聚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1]。
2.2城市空间形态要素
本文从英国学者M.R.G CONZEN(康泽恩)所提出的城市空间形态学角度出发,认为土地使用、地块模式、街道模式是一系列把握聚居地要素中最为关键的要素。
2.2.1土地使用
稳定性低,相对别的要素是短暂的,新的使用常会引起再开发和新建活动,引起地块的合并和细分。
2.2.2街道模式
街道的模式是城市街区以及它们之间的公共空间或活动通道,或者“公共空间网络”的平面布局,它具有叠加历史信息的特征。
2.2.3地块模式
街道单位典型的被细分或如绘制地图那样分成一块块场地或地块,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再细分,但通常是被合并[2]。
3 汉口租界区空间形态分析
3.1汉口租界区空间形态现状
汉口租界作为武汉市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但在武汉经济日益高速发展中却日渐没落,昔日城市辉煌已成往事。现今原租界区在周围新兴城市空间的包围下,似乎成了汉口城市空间中格格不入、犹如时间在此停滞的模糊地带。汉口租界历史街区需要复兴,其保护策略不仅局限于对单体建筑外立面的简单保护,而应该从城市空间形态的层面考虑,整体上缓解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使保护街区与新兴城市空间更好地相互融合。
古人云“五百年前汉口如荒洲,五百年后楼外楼”,因此对城市形态的正确评价和更新保护可以帮助城市设计者们认知到当地发展的模式和历史风貌的变化过程,对延续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3.2租界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1945年日军投降,武汉解放,在此百年殖民期间(1861-1945年),由于租界的建立和逐步扩张,武汉的城市性质、结构和形态都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①城市性质:从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封建城镇变为有一定工业基础、外向的半殖民半封建城市;
②空间结构:城市重心扩展,跨过汉江,沿长江发展;
③城市形态:由典型的古代封闭城镇形态转变为开放的、沿江发展的近代城市[3]。
3.3汉口租界区空间形态分析
3.3.1土地功能分析
美国学者Ann Breen (安·布里)和Deck Righty(迪克·里贝)曾将城市滨水区的土地开发从功能划分出发,按其用途进行归纳为商贸、娱乐休闲、文化教育与环境历史、居住和公交港口设施等六大类[4]。
就目前汉口滨江租界区而言,与武汉其他区域相对比则具有更高的公众认知度。其原因可归纳为三点:一是由于其长达近4km的滨江岸线中,土地功能利用主要集中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群、旧宅改扩建形成的国际知名连锁企业以及城市绿肺汉口江滩的成功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为公益设施相对缺乏的江岸居民提供了配套城市生活游憩用地;二是由于武汉重要市政机关、大型公交水运港口以及大型国企对城市用地的占据,为该区域创造了大量人、车流,同时过江隧道的通车为滨江的可达性提供了条件,根据武汉2010-2020城市交通规划,2014年前在原租界区域将会建成第二条过江隧道——三阳路公铁合建过江通道;三是土地功能利用程度高,并能高效利用相关天然景观塑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状态,让滨江岸线具有了可游、可赏和可玩性。
3.3.2街道布局分析
街道是联系建筑、居民与环境设施等内涵的桥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具体存在的空间载体。街道以线形的空间形态存在于城市空间结构之中,把不同的景观节点连结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同时街道又是建立在人类线形活动的行为模式基础上的,其空间本身就又成为城市景观的视线走廊。
著名规划师Ken Alexander(肯·亚历山大)曾在《模式语言》一书中对通向水域的滨水区可达性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沿着滨水区的土地必须保留作为公共用地,为此目的,凡若破坏滨水区的公路只能靠后设置。靠近滨水区的公路只能与之成直角……”[5]。通过对汉口租借滨水区的交通路网组织形态分析,我们发现沿江大道为城市主要交通枢纽,从晴川桥平行于水域发展到二七片区,上接沿河大道下连城市三环线,而次级交通(如青岛路、台北路等)则垂直于沿江大道向其它区域延伸,形成四通八达的格网式城市街巷,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延续性,对武汉当今道路的发展模式启到了重要影响。
从城市街道尺度及性质方面可将街道分为四类:城市交通性街道,如沿江大道(如图1);城市步行商业街道,如江汉路步行街(如图2);城市生活性街道,如天津路(如图3);城市滨江步行道,如江滩公园路(如图4)。四类街道相互并联,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满足可及性、可选性的需求,把人们从社区引入到外部空间,起到促进城市公共空间流动的作用。其中沿江大道作为交通性街道,以其宽阔的尺度和适合车辆便利出行的条件成为沟通城市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重要桥梁,从而诱导步行商业街道和生活性街道中的人群直接通往外部空间。
3.3.3地块组合分析
研究发现汉口原租借区建筑所占地块尺度直接与街道宽度、建筑高度、建筑立面宽度等密切相关。地块边缘尺度越大,临街的建筑立面宽度就越长。西方列强早期规划中通过对地块空间的围合,控制了建筑空间及其功能设置的方式,并对现今城市地块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果把原租界区城市并联的街道比喻为城市的血管,那么在道路围合用地时就形成一个个开发建设单元,落实在地块的划拨上,就形成了城市的骨块——地块单元体,这是城市空间形态和用地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街道的边界即为地块的用地边界,街道与地块是构成城市形态在二维平面上的基本单元,两者相应并存。街道是地块用地边界最重要的临界环境,租界地块的划分总是依托街道,地块平行于街道划分,街道尺度的调整往往是伴随着地块尺度的调整(如图5)。
追溯到汉口开埠前,城市的商业主要以汉正街为中心,没有任何规划可言,采取自由发展模式。随着1860年列强的入侵,沿江大道的新建逐渐取代了汉正街的对外贸易,地块发生突变与整合,从而形成租界片区现有的地块模式。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地块的闲置等原因,造成了原租借区功能混杂、地块零散的现象。武汉市政府于20世纪后期曾对汉口租界区地块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与整合,拆除了一些底部为公建、商业等功能大量混杂的建筑地块,重点保护和开发了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地块,以加强地块满足当代人们的使用需求。
4 汉口租界区空间解决策略
汉口原租界区为带状狭长、一江两岸型城市空间,它不仅是连续的整体,而且由若干有一定复合功能和历史性质而组成的重要历史地段,是对过去武汉历史文脉的一种记忆,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展望。
通过以上对汉口原租界片区土地、街道及地块等形态要素的分析,可得到一些复兴策略:
1)增强土地的混合利用。从汉口滨江地区的独特区位及景观优势出发,以商业巨头、商贸服务、行政办公为核心,拓展到酒店、餐饮、娱乐等方面,形成一体化、关联性的服务链,增强租界滨江区域的发展活力和吸引力,带动周边非正式的交流活动的产生,激发治理群体创新的潜能。
2)细化土地功能分区。滨江区域集中了大量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群,可以对其加以修缮和维护,以多样融合、适度分离为原则,对滨江腹地进行详细土地功能分区,从滨江绿化景观带、商业金融临江带、办公居住层等方面进行逐级控制。
3)扩展街道并联模式。鼓励多种方式出行来缓解原租界地段的交通压力,如公交系统、轮渡系统以及私家车等。但前提是网格式道路必须提供良好的进出道路和方便的停车设施,并能对其进行有机配合、相互协调,这样既利于交通出行又满足交往空间的营造,使整个租界滨水区空间结构清晰明朗。
4)整体协调地块利用。汉口滨江地区本身具有优越的景观区位,但不能以追求高强度商业利益为目的,而应把握好“度”的控制,以在各地块功能分区的用地主导性质、建设总量、兼容性质以及相应建筑量为标准。
5)营造宜居休憩空间。对于汉口原租界区内虽具有较好区位条件但建筑质量破败、交通设施匮乏、土地混杂程度相对严重的地块,不仅需要考虑原租界区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可达性、识别性、开敞性和安全性等一般原则[6],同时还应增加土地地块中路网密度,加强区域的对外联系,提高地块公共空间和公益设施的比例,避免稀缺地块被开发商攫取,构建系统性的地块绿化景观系统,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游憩空间。
5 结语
汉口原租界片区作为近现代武汉城市规划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一笔,它不仅记录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同时又承载了城市的发展与转型,不管在过去还是在未来,它都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对它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和了解武汉城市变更的价值,为武汉历史建筑的解读提供 “记忆原型”。
参考文献:
[1] Matthew Carmona等.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2] 段进,邱国潮.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论[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02).
[3] 李玉堂,曾正. 租界之于武汉[J]华中建筑,2010(07).
[4] Dennis Pieprz.重建城市滨水区[M].国外城市规划,2004.
[5] Ken Alexander.建筑模式语言[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
[6] Kevin Lynch.方怡萍,何晓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杜,2001.6.
汉口租界学术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