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13 18:04

开展高效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论文,希望对您有用。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论文篇一

一、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的学习,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那么兴趣要怎么培养呢?首先要试着摆正心态,清楚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开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历史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指对有关的历史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及运用,涉及到对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的运用,也是能力的体现。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二、精心安排课堂结构,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

(一)吃透教材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掌握历史阶段特征。 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这是上好一节高效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是 “严”与“活”的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肯定正确答案,及时纠正错误的答案。

其次是 “疑”与“释”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合理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如何合理的开展课堂讨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命题是关键

(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

(3)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

(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论文篇二

历史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门十分枯燥无味的学科,一是由于历史知识涉及古今中外、纷繁庞杂,如果形不成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仅靠死记硬背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二是由于历史教科书限定了学习的内容,这之中很多内容一般都理论性很强,而且大多数都已经给出了固定的论断,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发挥的余地,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历史学习毫无兴趣。在今天素质教育全面开始实施的形势下,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学习历史的过程,形成对历史理性的认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成为历史老师们的共同心愿。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关于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做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每分每秒,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这包含了两层含义: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就老师而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能面面俱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比如历史文献、历史纪录片、影视剧、历史歌曲、图片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案导学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二、创最佳的课堂环境

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枯燥的历史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例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时,我不再用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学生习以为常又丝毫不感兴趣的名称,而是用一部电影的名称《幕府风云》来取代明治维新的背景这一传统说法,在这之下的三个子题目分别用:躲进小楼成一统、山雨欲来风满楼、满城尽带黄金甲,来形容明治维新前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美国入侵日本和日本武士阶层掀起的倒幕运动,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的渴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历史、融入历史、感悟历史,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各个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我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将各小组同学分工,分别扮演农奴、先进知识分子、封建地主、沙皇等角色,通过课前预习、课上老师提供的影视资料、文献资料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讨论相关问题,使学生融入历史,体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状况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农奴制改革的必然性。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阐述,需要由同组同学共同讨论来制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历史术语条理清晰地表达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作出简单的评述或分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我们在课堂上会不时发生一些预料不到导致学生分心的事件,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在讲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课,学校附近有人结婚,一时间炮声雷动,鞭炮齐鸣,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转移,我们可以因势利导,问同学们:“火药是哪个国家发明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在古代一直拿火药制造鞭炮表达喜庆,而西方列强却拿火药来做什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又回到课堂教学之中了。整个课堂气氛也都活跃起来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高效课堂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 “高效课堂”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历史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每堂历史课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学习历史已不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论文篇三

高效课堂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收获。在实践中高效就表现在,在短时间的教学训练后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纪律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得到明显好转。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声,也是教师的奋斗目标,教育的目的。如何实现高效呢?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更能适应以后的生活;实行新课改,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师一言堂,改变教师板着脸,严苛对待学生,所谓严师出高徒。实行新课改就是要改变师生关系,提倡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行新课改,以学生为主导,让教师改变角色,面带微笑着当主持人;改变以前的题海战术,减轻学生压力,包括减少学生作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现在大多教学都采用导学案方式。而且大多学校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如此种种都体现了教育人为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发展都在不断探索努力。作为教育人我也在困惑中不断探索,尝试,如何才能做高效的教师,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呢?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实践,本人对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有以下几点看法及反思:

分层教学:(1)课前学疑前置,学生课前预习,因学生程度不同,所以所提问题程度不同,上课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2)课中分层提问,把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把概括性难度大,不易解决的问题留给成绩好的学生。把联系现实,标新立异的问题留给思维敏捷的学生。评价的原则是能答多少就多少,尽量给以肯定,赞许的态度。(3)课后分层布置作业,原则上成绩不理想的多面向基础知识,成绩好的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加大史料的运用提炼概括能力。笔者认为,这样可以尽可能的解决大班额教学的片面化,实现分层教学。(4)平时分层管理,性格张扬型的要不时压制,让其不要骄傲,谦虚做人。性格谦虚,务实的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强自信让其减轻压力轻装上阵。

再现式教学。当前历史教学窘困,中考只占40分,高考虽100分,但相对于语数外150分,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数理化虽分数比重小,但因理科录取院校多,就业门路广,重理轻文的观念等等诸如此类,初中到高中历史一直是副科中的副科,绝大多数学生初中没打好基础,高中现在的专题史,学生更是无处着手。而当前的高考侧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概括综合材料的历史素养的能力,这相对以前的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如何破解这一局面,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着重就要在提起学生的兴趣入手。如何引起兴趣,笔者认为,要多采用再现式教学模式。文字,影视材料再现,有可能还能引入学生历史剧排练再现。再现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较细腻的历史场景中融入历史,体验历史,感觉历史。

做个有文化的教师。再现式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总结式教学,不同于教师按教参的设计总结概括式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更细腻,更具体,并且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体现自己的风格、特点。不仅如此,还要求要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联系现实,让课堂让历史为现在为当下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的阅读,不断思索古今各个事件的联系,探索事件的真相,并由此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感悟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其思索,让其去掉浮华回归本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文化人。

评书式教学。知道一件事,不等于能讲清楚一件事,讲清楚一件事不等于能讲精彩一件事。常想大家都爱听相声评书,看百家讲坛历史剧,却为何不爱学历史?假期常有培训,有的讲的字字玑珠,句句精彩,很富文采给人美的享受;有的讲的风趣幽默,诙谐有度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当然也有史料详实,学识很丰富,但让人总想睡觉,不想听,不爱听的。怎么让学生爱听,多向评书艺术家,相声艺术家学习,我们也可以采用此办法,用评书相声的方式表达表现我们的课堂。先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教无定法,还是教有定法?新课改反思:当下全国都搞新课改,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及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等等。都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督促学生自学主动学习,让教师教学习方法,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这一指导思想没错,但问题是现在有些学校的模式环节太多,不管什么课,学生如何,都要照此模式上,就连音乐体育计算机课都要导学案,况且因为环节太多教师每天上课疲于完成环节,常有教师调侃完成一环节不知下一环节是什么,整节课都在为回忆完成环节步骤而忙碌。况且怎么做才算是完成环节,契合歩奏了,比如学生展示,学生上讲台回答问题就算完成环节,学生在座位上回答就不算,这不成了一刀切,形式主义。过去都说教无定法,现在却教有定法,一学校一定法,一校长一定法,教师全无自主权。

如何教学生,如何教好学生,如何更高效地教好学生,如何将新旧教学模式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这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职责。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