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上册

发布时间:2017-04-05 10:47

做七年级语文作业本题目应知难而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有成功!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上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上册(一)

散文诗两首

1、B

2、天籁 迷人 天真 动人

3、略

4、时间顺序。从 “ 当你沐浴后 ” 、 “ 当你吃过午饭 ” 、 “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 这些语句中看出来。

5、诗人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以此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也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这样的想象新奇而美妙。

6、不妥当。用 “ 你 ” 更能够表达诗人的感情,体现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7、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 坏 ” 是完全否定的意思,是责骂,但这里责骂的语言没有任何责骂的意味,反而显示出疼爱、亲密的感情,贬词褒用,这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8、主要写了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9、有些烦闷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10、这句话表明了尽管人生的路上有着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但母亲是保护自己渡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简单的句子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抒发了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之情。

11、(1)整首诗读来委婉柔和,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作者热忱赞美母爱,对母亲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2)略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上册(二)

1、和 莺 生 境

2、示例:春风化雨 春风得意 春风满面 阳春白雪 妙手回春 雨后春笋 枯木逢春

3、③ 示例:一坛上好的黄酒要酝酿数十年。(用本义) 小明他们正在酝酿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用比喻义)

4、C

5、(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3)花里带着甜味儿。

6、不同意。此处用 “ 闹 ” 字更好。 “ 叫 ” 只是单纯地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 “ 闹 ” 则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蜜蜂争喧的场景,内涵要丰富得多。

7、相似点:眨呀眨的闪烁着。 野花的特点:遍地都是,色彩鲜艳。

8、 “ 春在田畴 ” ; “ 春在河畔 ” ; “ 春在天空 ” ; “ 春在果园 ” 。(或: “ 田畴春意现 ” ; “ 河畔春意闹 ” : “ 天空春意飞 ” : “ 果园春色美 ” 。类似均可。)

9、春天有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是我们栽种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10、热爱生活,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的人。(或:热爱生命,用心去感受春天,感受生命的灵气与活力的人。)

11、(1)示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上册(三)

风雨

1、(1)偌

(2)僵

(3)蜷

(4)瞬

2、撩 揭 聚 冲

3、(1)冒号(:)

(2) “ 颈 ” 改为 “ 茎 ” ; “ 劣 ” 改为 “ 裂 ” 。

4、断了牵绳的羊,穿红衫子的女孩,槐树上的葡萄蔓,无数的苍蝇,鸟和鸟巢,一张废纸,精湿的猫,池塘等。

5、(1)原句的 “ 冲 ” 字形象地写出了女孩想去帮助 “ 羊 ” 的急切的心情, “ 旋转 ” 则表明当时的风相当大、相当猛,让人无法行走,只能打转。

(2)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拼命 ” 、 “ 吃惊 ” 生动地写出了猫在狂风中很轻易地跳上了屋檐,从侧面写出了 “ 风 ” 的大和猛。

6、孩子们惊喜是因为 “ 风雨 ” 给他们带来了平时看不到的异样的情状,在其他景物和人的衬托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美好、最感人的东西。

7、不认同此观点。作者描写的每一种景物,各自构成鲜明的具体形象,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展现了风狂雨猛。

8、文章写了作者少年时代在瑞穗温泉寄宿,意外尝到沉静的美味的经历。(意思相近即可。)

9、(1)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 我们 ” 比作小公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我们 ”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及得意忘形的样子。

(2)这句话运用细节描写,尤其是 “ 贴伏 ” 、 “ 涌去 ” 、 “ 闪烁 ” 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松林里雨夜的精美景象。

10、这句话为文章后半部分 “ 沉静地品尝 ” 与 “ 心灵的体悟 ” 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11、这句话不仅写出了作者的这次经历使他在往后的人生中受用无穷,也表达了文章的主旨:沉静之芙能让人的整个生命与心灵获得难得的清明,能让人的生命与心灵在自我反思中产生莫大的变化。

12、示例:这篇文章一开始把 “ 树林子 ” 比作 “ 一块面团 ” ,把狂风骤雨中的树林子那种颠来倒去、漂浮不定、忽聚忽散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令人产生联想:风究竟有多猛?雨究竟有多大?这样的比喻让人耳目一新。

七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上册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