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店创业经历
创业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中国需要进一步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服装店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服装店创业经历篇一
马信,四川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2011年11月,她与三个好友一起创业成立了几弋服装设计工作室,现任执行总监一职。
“我们四个人都是好朋友,虽然各自所学的专业不一样,但是都有创业的意向。我本人喜欢服装设计,所以选择服装业为创业方向,他们三个对此也没有异议。”马信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最初我们也是采用传统模式,一方面自己设计衣服,然后找别的服装工作室代工生产;另一方面也淘一些衣服来卖。”
传统模式下运营了3个月,平均每月营业额有3万元左右,这没有让马信感到满足,反而让她感到了一丝危机。如何开一家服装店?“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自己的品牌,,所以我感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我们的规模小,水平也有限。所以,必须考虑转型了。”
外包借力
营业额大幅飙至5万元
怎么转型?直到一天她在网上了解到,部分外国服装品牌设计环节是由独立设计师完成。这种模式在中国数量不多,但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已出现。于是马信与团队商量后分头前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座城市考察学习。随后作出重要决定———采用独立设计师集群的模式,把设计外包出去。郑州大学生联盟
马信介绍称,“我们先和北京的2个独立设计师合作,约定对方至少每2个月给我们设计一个系列,我们从中选择认为比较合适的,然后再由设计师把选好的衣服每样寄1—2件过来。如何开一家服装店?如销售好,就再让设计师继续寄。衣服卖出后设计师和我们按六四比例分账。”
采用该模式后,虽分成只拿四成,但衣服的款式大受大学生欢迎。营业额反而大幅度增加了66%,平均每个月5万元左右。马信表示,“去年7月,我们在U城天街又开了一家店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过去一年里全年营业额为49.8万元。现在一共有8个设计师,其中5个是北京独立设计师,北京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比重庆前卫得多。”
专家点评
创意回避传统模式两大问题
马信等人的创业案例,重庆大学管理学教授曾国平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不吝赞赏:“我们常说创新、创意,,这个创业案例本身就是一个创意,作为大学生能做到这样真的已经非常好了。”如何开一家服装店?曾国平表示,这个创业案例采用设计外包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服装店在设计环节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控制设计成本的两大问题。而且,北京、上海等地的独立设计师身处市场的第一线,对市场需求的接收性更强、更快,通过他们可以直接获得时下市场最新、最流行的设计。
对于该店利润率并不高的问题,曾国平表示,“我觉得大学生创业在起步阶段,不能把利润的高低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大学生经验不足,在创业的起步阶段重点在于学习和积累,先把自己的品牌树立好、维护好,等品牌的影响力大了,利润自然也就高了。”
服装店创业经历篇二
为了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在陈燕琴小时候,妈妈帮人缝衣服挣点钱。没想到,小朋友们为此欺负她,“她家是开黑厂的,咱不跟她玩。”所以在陈燕琴的眼中,做衣服并不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十七八岁时,妈妈的身体不好,怕手艺失传,也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决定让陈燕琴辍学。陈燕琴从小成绩就不错,她的愿望就是上大学,而母亲的愿望一下子让她的梦想破碎了。“那时候我甚至想过自杀。”可是对父母的爱,让她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看着朋友背上书包去上学,陈燕琴非常难过,怕妈妈看到,她就跑到后院的小屋子里偷偷哭。
辍学后,陈燕琴就在母亲的小店里帮忙,可是没到3个月陈燕琴就从母亲那跳槽了。“传统方式做出来的衣服合身却无美感,我从小就对有特色、别致的东西特感兴趣,如果我自己做的东西,一定要有自己的烙印和特色。”就这样,只学了3个月裁剪,陈燕琴就自己开店做了老板,并且很快就火了起来。“那时候店外排满了等着剪衣服的人,我就站在台子前,一个一个地接过来,一天一晃就过去了。我剪衣服特别快,好像天生就适合做这个工作,一条裤子也就两分钟,一条赚5毛钱,一天能赚七八十元,我们家不久就成万元户了。每天回家的时候,把口袋里的钱大把地抓到炕上,觉得能让父母享福了,心里特得意。”陈燕琴说。
背着孩子四处寻布头
“烟台是我的福地,在这里我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有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了一大群朋友,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1989年,陈燕琴和父母商量后,举家搬到了烟台。烟台很漂亮,有山有海,这是陈燕琴选择烟台的原因。来烟台后,陈燕琴没有再开服装店,她决定去服装厂工作,学习一些技术。工厂的工作并不繁重,上大学成了陈燕琴闲暇时不断浮现的念头。当时,港台地区的服装设计对大陆的流行影响非常大,要学就一定要学最好的陈燕琴,报了香港东方学院服装设计函授专业,虽然没能真正地走进大学校门,但她儿时的梦想总算实现了。
1994年,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陈燕琴决定给自己开一个服装发布会,她要证明自己。当时,女儿只有六七个月大,陈燕琴把孩子往身上一背就投入到发布会的准备中。为了制作服装,她一家家商店去搜寻布头,只是为了便宜。看到她背着个孩子那么拼命,许多人被她感动,当时百货商店的经理特意领她去仓库寻找。大连一位老总一下子给陈燕琴投资了15000元。时隔多年,陈燕琴曾问这位老总,为什么当时要帮她。老总说,其实就是看着她背孩子,穿得也不是很好,很敬佩她的那种精神。发布会在当时的影剧院举行,来了很多市民,非常成功。虽然后来陈燕琴的服装登上过许多更华丽更耀眼的舞台,但这一次却是她最自豪的一次,她用自己的汗水首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苦练多年终于破茧而出。
打造民族特色
1999年,陈燕琴创立了自己的中式服装品牌——旗源,由此掀开了她生命中崭新的一页。在陈燕琴的眼里,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服饰温婉动人,中式服装的精致与柔美是任何服装都无法比拟的。但在服装世界,属于中国的空间却很小。陈燕琴决定要复苏传统服装,她用民族服装的元素点缀时代流行规律,以旗袍为基本形体设计的女装,既不失东方的温柔、典雅美,又使衣服充满了时代的风尚。这使得旗源品牌从一创立就体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当年的“中国国际服装设计周”一炮打响,旗源成了中式服装的代名词,服装经销商纷纷要求代理旗源的服装,连锁店像雨后春笋,从全国各地冒了出来,最多的时候有20多家。
就在旗源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只手扼杀了它,这只手不是别人的,正是陈燕琴自己的。陈燕琴说,那时候非常矛盾,做服装产业不可能呆在烟台,必须要去北京等大城市,可是丈夫有自己的工作,女儿又太小,经过深思熟虑,陈燕琴决定放弃做大服装王国的夙愿,选择家庭、事业兼顾的折中路线。在一年代理期满后,旗源逐步关掉了各地的连锁店,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跟家人团聚和享受生活上。在陈燕琴办公室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一家人出游的照片,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这是陈燕琴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收获,也是无法比拟的财富。
如今的陈燕琴准备立足于烟台大干一场。她的新店就要开业,她说要突出文化内涵,做一个充满特色和品位的旗源!比如,她要提供一个平台,让新娘们为自己设计礼服,她的店里会提供基本的婚纱式样供客人选择,有关部分及上面的花边、饰物等配饰,由新人们自己去安排,相信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服装设计师,会给那些心怀憧憬的新娘们增添浪漫美好的回忆。
服装店创业经历篇三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创业者,李佳怀揣一万元资金下海,短短五年时间,已拥有六家店铺和百万身家。她的店铺都是从别人手中盘来的亏损门面,而她所经营的项目恰恰是最最常见、竞争也最为激烈的服饰,那么,李佳是如何让服饰小店脱颖而出的呢?
徐家汇地铁商场,与其它地铁商铺的布局并没有什么两样,服饰占了绝对的主流。然而,其中一家名为“衣物理念”的店铺生意却格外的红火。
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创业者,李佳拥有这些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五年之前,她对从商一无所知。
“螺蛳壳”起步月收六万
2000年,李佳和众多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一样,朝九晚五。在静安寺附近上班的她,一次乘坐地铁二号线途中的一次偶遇,掀开了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扉页。
“在河南中路站内,我看见一个小店铺面临经营困难,正在着手转让。虽然家里没有人从商,但是对于开店我却十分感兴趣,决定问问情况再作定夺。”说它小,名副其实。因为它只有3.6平方米。
李佳回忆道,“那个时候地铁商铺虽然非常紧俏,但是租金水平不高。那个铺位每月的租金是1500元。我当时的收入是每个月3000元,想想即使输了,每个月也就少拿1500元,这个风险我担当得起。”现在想来,李佳有些庆幸,如果当时的租金是现在的水平,那么,自己的舞台依然是在办公室中。
创业之初,资金有限是必然。除了房租,李佳将全部的钱都用来从批发市场购进服装,其他地方则能省就省。没有钱装修,她找来了几沓英文报纸,自己动手,糊满所有的墙。所有的前期投入不过一万元。
开始创业,意味着开始一段艰苦的生活。没有辞掉工作的李佳,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挂样之后交给照看店铺的阿姨;下午五点之后,阿姨下班,结束工作的李佳再次上岗。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生意却出奇地火爆。狭小的空间内总是人满为患,而且保持着较高的重复购买率。一个月之后的成绩让李佳自己都惊诧不已,营业额有六万元,而到手的净利也有两万余元。
就在这时,公司的一个决定让李佳左右为难。“公司派遣我驻日本工作,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对于那个小店,我更是难以割舍。”于是,李佳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出国的机会,连工作也一并辞退,专心下海了。
老板娘的亲自督战让小店更上一层楼,很快成为了河南中路站内一支独秀的商铺。树大招风,李佳的店铺开始遭到“围堵”。周围的同类店铺开始纷纷进相同款式的衣服,但是这一招对已经积累了一批老顾客的李佳似乎并不奏效,而且发生了让她哭笑不得的一幕。“因为我的店实在是太小,连人都站不下,别说是换衣服。所以有些顾客就跑到别的店去试了之后,再回来告诉我:‘就要这件,我试过可以的。”之后,站内的所有商铺以“商铺经营者必须是一房东”为由,联名向物业接二连三地投诉。就这样在非个人经营失当的情况下,李佳无奈地为第一次创业划上句号。
服装店创业经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