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乡村的叙事抒情散文

发布时间:2017-06-12 07:45

最美的还要数乡村的小路。小路旁种着 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五颜六色,常常引来许多蜜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乡村的叙事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乡村的叙事抒情散文

有关乡村的叙事抒情散文:乡村的变迁

我年青的时候,怀着一腔求学的心,奋力拼搏,欲求闯进城市!

我是农民的儿子,浑身流淌着执着和坚毅的血液。同胞们的艰辛,现况的灰色暗淡,让我愤郁。多少次,几万遍,我内心深深呼唤:我要奋起!我要离去!我要离开这一一闭塞,保守,落后而贫穷的村庄!

每当年少的我在田间劳作,每当年少的我到山岭砍劈柴禾,不论艰难爬坡,还是颤抖下坡。当一身汗湿,浑身燥热,滴滴汗水流注,阵阵步伐艰难。我又痛楚着暗下决心,从内心深处呐喊:我要离开!我要逃离!

这是千千万万农民儿女的呐喊!这是多少农民儿女的心声啊! 谁不向往美好的生活?谁不想住进高楼大厦?谁不想行走的是平坦,宽敞,明亮的大道?谁不想过的富足,幸福?

可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特别是我们家乡的偏僻乡村,晴天一地灰尘,雨季遍地泥泞。人们居住的房子既陈旧又狭小,村寨破败不堪。到处苍蝇飞,时时见老鼠,时闻乌鸦啼,麻雀满天飞。农民的耕作既原始又落后,不是肩挑手挖,就是牛犁马拉。人们起早贪黑,汗流夹背,也只能过着艰辛的生活。 农民的生活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就是学大寨时,也无多大变化。

农民的生活还会改变吗?农民能期待什么?谁来拯救农民? 看天际深处,浮雲涌动,云层变幻! 一声春雷,地动山摇,风卷残雲,掀涛激浪。八十年代,风雲突变,神洲焕发,举国在变,社会在变,农村在变! 随着社会改革,各种思潮涌入农村。农民儿女有机会看到城市的富裕,繁华,有机会到城市发展,生存。

谁还想呆在乡村,谁不想跳出农门?!

也许是我强烈的愿望感动上苍,也许是我内心的呐喊获得幸运女神的怜悯。八十年代,我如愿地走出乡村,成为工厂的工人,手里终于捧上了〞金饭碗〞。作为农民的儿子,我终于住进了高楼大厦,看到了炼钢的状观,听到了机器的隆鸣。我终于看到火车奔驰,飞机凌空······

我在宽敝明亮的街上漫步,我在多姿多彩的公园流涟。城市里的人穿作时髦,气宇轩然,满脸的自信和幸福······

也许是农民们祖祖辈辈的宿求,也许是几十亿颗心的真诚期待,也许是农民儿女的呐喊震天动地,也许是政治家的智慧被神灵唤醒。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神洲大地掀起了巨大的改革风暴,沉睡的大地焕发了生机。转眼之间,许多乡村组织了建筑队,奔赴工厂,奔进城市。许多乡办工厂,乡办公司运应而生,农村的青年男女湧进城市去打工,去经商,去深造······

农田有了质的变化,被包产,被承包,被租卖。使土地更具价值,更富诗意。农民的住房也按规划兴建,有了崭新的衣装,有了现代的气息和活力。一排排,一幢幢的农家高楼在村庄呈现。宽敞的通道,完美的设施,优雅的环境··· 过去的脏,乱,差已一去不返,现代城镇化的新农村遍地开花。 时代进步了,农村变富了,神洲焕发了!变,使爬虫飞舞!变,使平俗神灵!变,不停地变,进步地变,科学地变。

变的富强!变的完美!变成光辉世界!变成中华盛世!

二千年跨过,这时你是农民的儿女,你也不会再如我当年那样,忧心痛喊。既使你是城中骄子,你曾有对农村的陋见,现今农村的改变也不能不使你惊叹!赞美!

看:多少曾破败的乡村变成富丽的村镇!多少曾羞涩的脸上,现在呈现着欢乐和幸福!多少曾坎坷,茫然的农家儿女,现在成为企业家,致富领头人···

蓝天白雲下,溪流碧草间,崭露出幢幢农民儿女的豪宅,大厦。乡间通途上,行驶着农民儿女的奔驰,宝马。

我深信,智慧而勤劳的中华农民,在现代中国,一定会创造出更美好,更和谐的生活!

处处将呈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农村! 感谢这时代!感谢伟大的改革!

有关乡村的叙事抒情散文:乡村土路

每每遇到下雨天,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前遥望远处的山坡,那山坡上的土路,引领者我回到曾经遥远的过去;回到曾经生养过我的乡土。曾经生活三四十载的乡土,在心灵的深处烙下过一个深深的记忆,那种宁静、恬淡无以替代;那种质朴识别出无以寻觅的,一点也不显得阔气,不绮艳,与喧闹的都市相比乡村就像一朵淡雅的小花,不艳眼也不媚俗,静静地默守一隅。

记忆中,每年夏季雨后天晴,行走于乡间路上,一股淡淡的泥腥味弥漫于绿荫之下,一股清新和淡雅油然而生。记忆中的乡间土路,布满了牛羊蹄印和车痕,或者还有牛羊的粪便遗落于路中间。绿荫下的乡村土路上的空气中撒发出一股青草的腥味夹杂于牲畜味中。

乡间道路上那种状况和青草与牲畜粪便的腥味早已被封入尘封的记忆当中,时下的乡村,农机具替代了牛马,养牛羊牲畜的农户也是寥寥无几,水泥路面替代了土路。

踏着记忆的沟回,寻觅曾经的过去,儿时的农村由于文化经济落后,乡村的孩子曾经很自卑,乡村的孩子有自己独有的玩项,模仿电影里的人物玩打仗、上树比赛、摔泥巴、掏鸟窝、玩沙包……,甚或玩一些稍微含一点智力色彩的游戏:“狼吃娃”等带有一点原始野蛮的玩项。仅有的一些简单玩项也曾让我们乐此及彼,几乎所有的玩项都在土路边完成,在那物质与精神贫瘠的岁月里,让我们乐在其中。

有一年,村里来了一队解放军,他们每天训练,背着电话线,沿着公路边迅速的布线、接线;还有一部分解放军背着步话机,电报机,呼叫者;一部分解放军背着枪等越野训练。我们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跟在后面观看,跑前跑后,努力的寻觅着“稀罕”,紧盯着只有在电影里看到过而从为真正见过的稀罕,羡慕解放军的每天的生活,羡慕他们每天的作为,梦想着长大当一名解放军。

有一天,村里传出消息,说是解放军要在林皋坝搞演习,要架浮桥、还有飞机、坦克等我们从未真正见过的武器,巨大的“诱惑”唆使我和村里的几个伙伴一起背着家人,大伙一起跑去观看,遗憾的是演习没有按预想的那样进行,我们哥几个奔走了一整天,行程三十余里,围着林皋坝土路绕了一大圈,没有看到想象中的一切,却经历了饥饿交困,等到下午才双腿无力地挪回家,那滋味至今难忘,自然而然招来了家人的责骂。

儿时的记忆是苦涩的。一场电影的诱惑也是巨大的,无论远近,只要有放电影的消息,足可以让小小的山村沸腾,村里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奔走于乡间的土路上,在漆黑的夜里没有手电筒,大家高一脚底一脚地去回,在回来的路上还有滋有味的品味着自以为是的“文化大餐”,相互争论、补充、梳理着电影里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情节,品评着人物的得失、好坏。

儿时乡村虽然到处是是土路,但路边总是绿树成荫,经常可以看到牛羊等牲畜的身影,到处都有它们的蹄印和痕迹,如今的乡村土路虽然被水泥路面替代,却失去了绿树成荫,失去了他们的踪迹;儿时的乡村到处是大树,有成群结队的鸟儿,如今,乡村的变得空旷,高大的树木失去踪影,鸟语花香已不再现,牲畜的踪迹也难以寻觅,乡村的孩子们记忆里让马、驴、骡等只能停留于影视作品感官记忆之中。

乡间的土路通往的是朴实无华,敦厚而不张扬的村子;它是通往我人生思想的启蒙地和精神、肉体故里的通道,它占据着我生命历程中最为纯净、最为重要的位置;它也是通往心灵的世外桃源的通道;也许它也是梦想中我未来的肉体和灵魂的回归的之路。

有关乡村的叙事抒情散文:乡村记事

记忆中,儿时的乡村,电影、杂技、魔术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由于文化的落后,没有更多的娱乐项目,当时的乡村,谁家婚丧嫁娶,叫上一场电影,或请来唢呐队,吹吹打打,热闹异常。皮影戏、木偶戏也会随时捧场。好事的乡民自发地组成自乐班,自带乐器,吼一晚上秦腔,这些都市家道殷实人家的做派,惹得四邻五乡的乡亲们不顾先忙,来凑个热闹,烘托出更大的场面,这也是时年人们所追捧的目标和时尚。

乡村有着它独有的文化特色,乡村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由同一宗族的人们数代人聚居,而形成它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化、亲情文化、处世态度,受地域、自然气候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明。

乡村人爱热闹,每每谁家过事,他们都会热心地帮忙,甚或有几个爱好秦腔的乡邻,和事主家略加协商、沟通,仅仅几壶茶水,几盒香烟,开辟一个场所,接上电灯,他们就自带乐器,待事情按照常规进行开始之后,他们就开始了自己的营生,尽情地奉献自己粗旷的歌喉。

更有好事者,看到事主家道殷实或拥有一定的权势,未经主人同意,主动地把电影、皮影戏或木偶戏送上门来,主家也不好开销,在中乡亲的劝说下只好就范,在一片赞誉声中,在一双双“敬慕”的眼神下完成了乡村过事的约定成俗的套路。

“饲养室”这一名词早已推出了历史舞台,年青的一代或几代,几乎没有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东西,更谈不到了解。

在曾经的过去,农业生产队的岁月里,“饲养室”是整个生产队的要害部门之一,因为农耕时代男人是力量,牲口就是财富。这里集中饲养着整个生产队的所有牲口,是整个生产队农业生产的动力源,关乎着整个生产队的生产效益,经济命脉。生产队里安排几个人专门饲养所有的牲口,铡草、喂养、垫土、出圈(清理牲口的粪便),保证牲口有一个干燥、舒适的生活环境等一整套的工序号规则和要求,要求饲养员一起住在饲养室。

我的祖父曾经是我们生产队的一名饲养员。儿时的我,父亲在外教学,母亲跟着生产队干农活,根本无暇照看我,我常年跟随在祖父的身后,出入于饲养室,耳闻目睹了他老人家饲养牲口的全过程,熟悉饲养室里的一切,熟知饲养员的“工作程序”。祖父对我疼爱有加,在那物资匮乏、失误短缺的岁月里,他尽可能地照顾我,不让我挨饿。每次他在为牲口炒料时,利用手中的一点点“权利”,扣留一部分黄豆或红豆、玉米,炒得很熟,(给牲口的饲料,炒的不会是很熟,熟到七八成即好),让我既解了馋,又能慰籍经常借、饥饿的肚皮。

祖父把饲料夹杂在喂牲口的草里,让牲口养精蓄锐,长出一身好膘,为农业生产有力可出,一头头牛和一匹匹骡、马、驴被祖父养得膘肥体壮,牲口们为生产队的耕种付出了应有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生产队农业生产,保证了各项农业生产任务的完成。按照当时的说法,我们生产队人均产值在全公社名列前茅,相比于其他生产队,我们生产队的人均生活标准一直遥遥领先,周围的村庄人们很是羡慕,附近村庄的人都希望能在我们村找到自己的乘龙快婿,祖父因此还多次受到大队、公社的表彰,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每年入冬以后,隔一段时间,队长就会安排一些劳力,清理饲养室里的牲口粪便,把它推到指定的地方,我们称之为“粪场”,整整一个冬季,不在动它。等到来年春天,春耕生产之前,那堆积如山的粪土,经过发酵,一挖开就能看到热气腾腾,还有那发白的东西,牲口的粪便没有了原本的草腥和臭味,用农人的话说“生粪”发成了“熟粪”,粪料的价值和效益就会成倍的增加。所以每年春天,生产队都会安排一些劳力,组织相当一部分人打碎粪块,碾磨很细小,然后再组织人力拉运到田地里,做好春季准备播种。

我们管打磨粪土的活动叫做“打粪”。每年春天,一男男女女围在一起“打粪”,大家一起劳做,有说有笑。劳作之余,喜欢开玩笑的说一些“荤段子”,或者说一说广播里的新闻;有的人即兴唱上几句;年纪大的人喜欢秦腔,忍不住吼几声,村子里有个年老的人,因为耳朵笨,大家称他为“聋子老汉”,一时高兴,经不起大家蹿嗦,登上粪堆顶,把它当做舞台,吼一段《辕门斩子》、《张良卖布》……,引来大家阵阵喝彩。

村里的饲养室、仓库、学校呈一字排开,位于村中央。我们的初小三年就在村子里的小学度过,经常可以看到生产队长打铃催促村民上工、派活,听到他的谩骂声,也可以看到,为了记工分、年终核算、分粮食吵得面红耳赤,甚至为了可怜的一点口粮相互谩骂、大打出手。

孩提时代,经常盼望生产队分粮食、分食用油等,尽管每次分的都少得可怜,却是全家人的一个念想,孩提时代的记忆里,生产队长权利至高无上,关乎我们的吃饭问题,根本不敢得罪他,否则,就会有吃不完的苦头,大家都在巴结队长,希望能安排一点轻活,而且多挣一点工分,也好年终有个好的结算结果,最终能多分一点粮食,免得一家人受饿,队长家的孩子因此在我们同伴当中很是强势,经常欺负我们,而我们却不敢反抗,因为大人之间会因之发生矛盾,谁也不想为自己寻找不舒服的感觉。

童年的记忆是苦涩的,也不失其快乐。没有过多的玩项,饥饿经常困扰着我们。每年的春季,几乎家家都会闹春荒,长辈们及早把仅有的口粮精打细算,时不时地夹杂一些野味——槐花、苜蓿、苦苦菜、荠菜、灰灰菜等,保证全家人不挨饿,能接上新粮。每每放学或星期天,我们经常成群结队地挖野菜、“偷苜蓿”(当时的苜蓿是每个生产队用来喂牲口的,刚开春,发出的新芽,嫩嫩的蛮好吃的)、到处寻觅挖药材——柴胡、红胡、黄芪、连翘、槐米、益母草等等;或者打野草帮母亲喂猪,到年底能换回一笔钱,帮助家里度过难关;挖药卖得钱可以补贴自己学习用品花销,或解解馋。

闲暇之时,偶尔向女儿提起,女儿颇不以为然,她根本不相信,更不知道饥饿的滋味,只是觉得新鲜,嘴里还念念有词说野菜的味道真的很不错的。

有关乡村散文:

1.感受乡村散文

2.乡村抒情散文

3.描写农村的经典散文

4.描写乡村夜晚的散文

有关乡村的叙事抒情散文的评论条评论